menu

荃灣悅來酒店4屍命案︱6歲離世長子剛幼稚園畢業 校方向家長發特別通告

熱話

廣告

荃灣悅來酒店4屍命案︱荃灣悅來酒店(Panda Hotel,又稱「熊貓酒店」)發生四屍滅門慘劇,震驚全城。一名37歲男子疑因抑鬱症煎熬,在計劃舉家移民前夕犯下滅門悲劇,最終自己亦墮樓亡。男死者年僅6歲的長子,剛完成幼稚園畢業典禮。事件讓原本平靜的校園籠罩著濃濃哀傷。

荃灣悅來酒店4屍命案︱男女死者家屬現身認屍 神情哀傷

6歲 長子 酒店房間驚見男死者的妻子及兩名年幼兒子昏迷,三人當場證實不治。(圖片來源:截圖@有線新聞)
酒店房間驚見男死者的妻子及兩名年幼兒子昏迷,三人當場證實不治。(圖片來源:截圖@有線新聞)

荃灣悅來酒店4屍命案︱6歲長子幼稚園向家長發信

噩耗傳出後,37歲男死者6歲長子剛從幼稚園畢業,男童所就讀的幼稚園也有回應事件,有指校方發特別通告給全體家長,明言深感痛心與哀傷,並向逝者家屬表達最深切慰問。這位本屆年幼畢業生的離去,無疑帶給師生巨大衝擊。

荃灣悅來酒店4屍命案︱37歲爸曾任多個紀律部隊 海關沉痛回應 市民獻花悼念

6歲 長子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AI生成圖片)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AI生成圖片)

荃灣悅來酒店4屍命案︱校方提醒家長

面對突如其來的悲劇,幼稚園強調家長與學生皆可能因事件感到情緒困擾。特別通告中提及,「適度討論事件」、「留意情緒變化」及「尋求專業協助」非常重要。

校方現正聯繫救世軍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為有需要的家庭籌備即時支援。

荃灣悅來酒店4屍命案︱4口家庭背景曝光 原定周一舉家移英 卻一再延遲

6歲 長子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荃灣悅來酒店4屍命案︱校方呼籲家長多加關注孩子情緒

社會愈見關注學童心靈健康,家長如何向孩子解釋悲劇、安撫不安情緒,成為近期討論焦點。

校方亦呼籲家長多關注孩子情緒,遇有不適應主動求助,讓專業團隊協助家庭走過難關。信末祝願逝者安息,並勉勵社群彼此守望,一同守護學童內心的安穩。‘

荃灣悅來酒店4屍命案︱37歲爸爸身份揭盅 事發前留下遺書 案件細節曝光

6歲 長子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珍惜生命︱5招停止自我傷害

當覺得痛苦難受,甚至有想傷害自己的衝動時,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網站指可採取下列5個方法來停止將衝動變成行動:

一、避免獨處找人陪伴

獨處會令人感到孤單,加深痛苦的感覺,有人陪伴則能使我們感到有人關心,亦能幫助我們於思緒混亂的時候做導航,減少衝動傷害自己。

6歲 長子 (圖片來源:YouTube@學生健康服務 Student Health Service)
(圖片來源:YouTube@學生健康服務 Student Health Service)

二、向信任的人傾訴 容易解決疑難

當心情低落時,思維會變得狹窄,甚至覺得世界上只有自己才會如此痛苦,看不到困難的出路。其實,可把心事向值得信任的人傾訴,「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多幾個大腦一起運作,可能找出一些從未考慮過的好方法,從而成功解決疑難。

6歲 長子 (圖片來源:YouTube@學生健康服務 Student Health Service)
(圖片來源:YouTube@學生健康服務 Student Health Service)

三、推遲行動以擊退傷害自己的衝動

當察覺有自我傷害的衝動時,嘗試推遲行動5分鐘、10分鐘、15分鐘,甚至更長時間,建議坐在雙手上,可制止雙手做出任何自我傷害舉動,直至衝動隨著時間消退。

6歲 長子 (圖片來源:YouTube@學生健康服務 Student Health Service)
(圖片來源:YouTube@學生健康服務 Student Health Service)

四、轉移焦點 計劃簡單且容易實行的活動

計劃幾個簡單又容易實行的活動,讓自己從強烈思緒中分散注意力,例如專注做深呼吸、跑步、打球、玩音樂、帶寵物散步、 觀察自然環境等等,都能有效釋放壓力。

6歲 長子 計劃幾個簡單又容易實行的活動,讓自己從強烈思緒中分散注意力。(圖片來源:YouTube@學生健康服務 Student Health Service)
計劃幾個簡單又容易實行的活動,讓自己從強烈思緒中分散注意力。(圖片來源:YouTube@學生健康服務 Student Health Service)

五、盡快尋求專業協助

停止把衝動變成行動固然重要,但同時亦必需尋求專業協助,找出引起自我傷害念頭的真正原因,然後對症下藥處理問題。

6歲 長子 尋求專業協助,找出引起自我傷害念頭的真正原因,然後對症下藥處理問題。(圖片來源:YouTube@學生健康服務 Student Health Service)
尋求專業協助,找出引起自我傷害念頭的真正原因,然後對症下藥處理問題。(圖片來源:YouTube@學生健康服務 Student Health Service)

防止自殺求助熱線: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 生命熱線:2382 0000
  • 明愛向晴軒:18288
  • 社會福利署:2343 2255
  • 撒瑪利亞會熱線(多種語言):2896 0000
  • 東華三院芷若園:18281
  • 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 7350
  • 「情緒通」精神健康支援熱線:18111
  • 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Open 噏」:http://www.openup.hk

圖片來源:截圖@有線新聞、AI生成圖片、Shutterstock、YouTube@學生健康服務 Student Health Service資料或影片來源:原文刊於SundayKiss

Close

投票支持你嘅心水食店,
即送可口可樂®或無糖可口可樂®汽水換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