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6大睡眠迷思:瞓多5分鐘無補於事!研究:瞓喺床玩手機更易致失眠
廣告
研究:解開6大睡眠迷思
早前美國紐約大學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工作人員搜尋了超過8,000個網站,找出人們對於睡眠的普遍疑問,然後嘗試利用不同的科學證據,去研究及解開人們對睡眠的不同迷思。

1. 每日睡5小時足夠?
我們到底睡多少才夠?過去有很多名人只睡數小時的例子,最經典相信是愛因斯坦,他每日只需要睡兩小時,於是有人提出每日只睡5小時便足夠。但研究指出,有大量證據顯示,每日只睡5小時或以下的話,會大大增加患上心血管病的風險,更有可能縮短壽命。因此,最好每日睡7-8小時,才能保持健康。

2. 飲酒能幫助入眠?
研究作者羅賓斯博士指,睡覺前飲酒的話有助入眠,但會明顯降低睡眠質素。另外酒精亦利尿,令你需要夜半起床如廁,這可能令人更難再入睡。

3. 睡前躺在床上看電視更放鬆?
很多人躺在床上不會立即休息,而是用手機看電視或上網。不過,這個習慣可能會帶來壓力,導致失眠。而電視、手機等發出的藍光,可能會延遲褪黑激素的產生,阻礙我們進入睡眠狀態,同時也很傷害眼睛。

4. 睡不著覺都繼續躺?
有些人躺在床上數小時都未能入眠,就會試圖強迫自己入睡。但是,研究發現這樣做其實不好,最好的方法是先找一點不用動腦筋的工作做,例如疊襪子這些事。正常人只需15分鐘左右就能入眠,若躺在床上15分鐘仍未能入,可嘗試轉換環境,反而有助入眠。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T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