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氣旋週末狂襲|天文大潮夾擊香港:天文台警告「這天」低窪地區恐嚴重水浸!
廣告
一個位於呂宋附近約800公里的低壓區正急速醞釀,天文台預測最快在明早(6日)增強為熱帶氣旋並直撲廣東沿岸!雖然其路徑與強度仍存變數,但下周初香港天氣將顯著轉壞,狂風大驟雨及雷暴一觸即發。更嚴峻的是,風暴潮可能與天文大潮疊加,市民需為潛在的水浸威脅做好準備?
熱帶氣旋路徑大鬥法 歐美電腦模式現分歧
這個潛在的熱帶氣旋未來動向極具變數,全球各大電腦預測模式罕有地出現嚴重分歧。根據天文台分析,歐洲電腦模式預測它將以較弱強度、較慢速度直襲珠江口一帶;美國電腦模式則預料它會移近廣東東部沿岸。然而,備受關注的人工智能模式「風烏」卻預測它會以較強姿態、更快的速度撲向廣東西部。這種路徑上的「差之毫釐」,將對香港的風雨程度帶來「謬之千里」的影響,令預測難度大增。在風暴來臨前,本港今日(5日)天氣持續極端酷熱,市區最高氣溫達35度,新界北部更可能飆升至39度,市民在應對風暴前先要抵禦熱浪侵襲。
天文台發出警告 下周一風雨最惡劣
面對逼近的威脅,天文台已在其《天氣隨筆》中發出明確警告,不論最終路徑如何,香港天氣轉壞已是無可避免。天文台指出:「不論各電腦模式的預測如何,隨着該熱帶氣旋靠近,下周日(7日)稍後風勢逐漸增強,天氣漸轉不穩定,下周一(8日)風勢頗大,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屆時海面亦會有大浪及湧浪,對海上活動構成極大危險。天文台呼籲市民密切留意最新天氣報告,並應盡早完成防風防水浸措施,特別是居住在當風及低窪地區的居民,必須提高警覺,為惡劣天氣作好萬全準備。
天文大潮疊加風暴潮 沿岸水浸威脅急升
這次風暴的最大威脅,是其來襲時間恰好與天文大潮重疊。天文台特別提醒,下周初正值天文大潮,海水潮位本身已較平常為高。若熱帶氣旋帶來的風暴潮(即因氣旋的低氣壓及強風將海水推向岸邊)與天文大潮的最高峰時間疊加,將會產生「雙重夾擊」效應,令總水位大幅推高,沿岸低窪地區的水浸風險將會急劇飆升。水浸的嚴重程度,將取決於兩大關鍵因素:「熱帶氣旋最接近香港時的強度;最大的風暴潮及最高的天文潮會否疊加」。若最壞情況出現,如大澳、鯉魚門等傳統水浸黑點,將面臨嚴峻考驗,市民絕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