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連環颱風」狂襲香港?|AI預測週末最接近 天文台警告:路徑存在極大變數!

天氣

廣告

颱風季節踏入高峰期,一個廣闊低壓槽正於南海醞釀,多個氣象模型預測最快於本星期後期生成熱帶氣旋,並於週末直逼華南沿岸。其中有AI模型更預測,下星期初或有第二個颱風緊隨其後,形成「連環颱風」夾擊之勢。天文台已發出警告指路徑存在變數,本港天氣會否迎來劇變,週末打風機會有多高?

AI模型驚現預測 雙颱風週末殺到

多個嶄新的人工智能(AI)天氣模型,包括風烏、盤古及伏羲,均一致預測南海的低壓區將於9月4日至5日(星期四至星期五)增強為熱帶氣旋,並在9月6日至7日(星期六至星期日)最為接近香港,對本港天氣構成直接威脅。各模型的預測路徑存在分歧,盤古預料風暴將於香港東面登陸,而風烏則預測其會向西移動,趨向海南島。更驚人的是,風烏模型進一步預測,在9月8日至9日(下星期一至星期二)將有另一個熱帶氣旋接力逼近,可能在香港附近登陸,形成「連環颱風」的罕見局面。傳統的歐美氣象模型亦預測有風暴生成,但路徑與時間稍有出入,顯示未來天氣變數極大。

天文台緊急警告 發展路徑存在變數

香港天文台正密切監察位於南海中北部至呂宋附近的廣闊低壓槽,並已向公眾發出預警。天文台指出,該系統有機會在本星期後期發展成一個低壓區,但強調其後續發展和移動路徑仍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官方預測指出,「預料本星期後期在南海中北部至呂宋附近的廣闊低壓槽上可能有低壓區發展,但其發展和路徑存在變數,較大機會於下星期初移向華南沿岸,該區驟雨增多及有狂風雷暴。」根據最新的九天天氣預報,本港未來數日持續酷熱,但週末起天氣將顯著轉壞,連續多天有驟雨及狂風雷暴,市民應為天氣突變做好準備,並密切留意天文台發布的最新風暴消息。

9月颱風高峰期 回顧歷年風季威脅

9月向來是香港颱風季節的高峰期,溫暖的南海水域為熱帶氣旋的形成和急劇增強提供了絕佳條件,歷史上多個重創香港的颱風均在此月份來襲。回顧過往紀錄,足以警惕市民不能掉以輕心:

  • 2018/09: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天文台發出十號颶風信號,其驚人的風力及風暴潮造成全港多區設施嚴重損毀,交通癱瘓,影響深遠。
  • 1983/09:颱風「愛倫」正面吹襲,同樣懸掛十號風球,造成嚴重傷亡及經濟損失,是香港戰後其中一個最具破壞力的颱風。
  • 1962/09:颱風「溫黛」是香港氣象史上最兇猛的颱風之一,造成的人命傷亡及財產損失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

這些歷史案例清楚顯示,9月份生成的颱風絕對不容忽視。今次多個模型預測風暴來臨,市民應參考歷史教訓,及早採取防風措施。

Close

投票支持你嘅心水食店,
即送可口可樂®或無糖可口可樂®汽水換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