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即時天氣消息 天文台

新颱風下周突襲?|多個AI預測殺入400公里:路徑大轉彎有變數!

天氣

廣告

下星期香港又有風打?多個AI天氣預測模式及歐美傳統氣象台均預測,一個熱帶氣旋將於南海形成,更有AI模型指其將直闖本港400公里範圍。惟各模式路徑分歧極大,加上天文台指變數仍多,10月下旬天氣會否迎來大逆轉?

〈下周颱風路徑曝光 AI預測直闖南海〉

多個AI天氣預測模式均指出,下星期南海將有熱帶氣旋活動。其中風烏AI預測,該熱帶氣旋將於10月19日至20日進入南海,並在10月20日至21日進入本港400公里範圍,但隨後會突然轉向西南方移動。而盤古AI的預測路徑更為進取,預料該氣旋除了進入400公里範圍,更有機會在10月22日逼近香港200公里範圍,之後同樣會出現路徑大轉彎。另一AI模式伏羲則預測該氣旋結構較為鬆散,顯示各AI模型對其強度及路徑仍有頗大分歧。

〈天文台最新回應 預測路徑存極大變數〉

對於下星期的天氣變化,香港天文台表示正密切監測一個位於菲律賓以東海域的低壓區,預料該低壓區會在本星期後期逐漸發展,並在周末期間移向呂宋一帶。天文台特別指出:「受東北季候風影響,其隨後路徑及發展存在變數。」這意味著該潛在熱帶氣旋的未來動向仍充滿不確定性,現時不同天氣預測模式的結果僅能作為參考,市民需留意天文台發布的最新天氣資訊,以作最準確的判斷。

〈歐美傳統模式預測大不同 風暴路徑現分歧〉

除了新興的AI天氣模型,傳統的歐美氣象預報系統亦對此潛在氣旋有初步預測,但路徑與AI模型存在明顯差異。美國全球預報系統(GFS)預測,該熱帶氣旋會在10月22日至23日進入南海,但其路徑將會較為偏南,在香港南面較遠距離掠過。而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的預測則顯示,該熱帶氣旋的結構將會相當鬆散,強度有限。兩大權威模式的預測分歧,更突顯了現階段預測的困難度與不確定性。

〈本港未來九日天氣預測 驟雨雷暴持續〉

無論遠處的風暴如何發展,本港未來數日的天氣將率先轉壞。根據天文台的九天預報,一道廣闊低壓槽會在未來一兩日為廣東沿岸帶來驟雨及雷暴,天氣不穩。預計本港氣溫將介乎攝氏24度至32度之間,風力最高可達6級。隨著高空反氣旋在本星期中後期增強,華南地區的天色才有望好轉。市民未來數日外出,應注意天氣變化,常備雨具。

圖片來源:盤古AI天氣模式

Close

投票支持你嘅心水食店,
即送可口可樂®或無糖可口可樂®汽水換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