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11月打風!|新風暴「海鷗」下周闖南海:強度飆升至110公里!

天氣

廣告

深秋11月天氣突變!一個位於菲律賓以東的低壓區已於11月1日增強為熱帶低氣壓,並正迅速發展。天文台預測其將在下周闖入南海,中心風速更可能飆升至每小時110公里,達強烈熱帶風暴級別。這個可能被命名為「海鷗」的風暴會否改變路徑影響香港,為本港天氣帶來變數?

11月風暴醞釀:「海鷗」雛形現身菲律賓以東

踏入11月,風季顯然尚未結束。根據最新氣象資料,該熱帶低氣壓於11月1日下午集結在香港東南偏東約2,870公里,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已錄得每小時45公里。天文台指出,若在它增強至熱帶風暴級別前,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再沒有其他風暴搶先生成,它將成為區內第25號熱帶氣旋,並按慣例命名為「海鷗」。目前其結構仍在整合,但所處海域環境有利於其持續吸收能量,威力不容小覷。

天文台發佈路徑圖:預測下周增強至強烈熱帶風暴

天文台正密切監測其動向,並已發布熱帶氣旋預測移動路徑圖,詳細列出其未來數日的發展趨勢。預測顯示,該熱帶低氣壓將於未來一兩日移向菲律賓以東海域,並在下周初增強為熱帶風暴,其後更會進一步升級。天文台預料:「該氣旋將於下周一至周四(3日至6日)增強至強烈熱帶風暴級別,中心風速每小時約105至110公里,並移向越南中部」。雖然目前預測路徑與香港保持一段距離,但秋季颱風路徑變數極多,市民仍需保持警惕。

AI預報系統大解構:路徑分歧但強度一致?

除了官方預測,多個AI人工智能預報系統亦對此風暴的路徑作出估算。近期預測表現較佳的「風烏」系統估計,該氣旋下周三(5日)進入南海後會持續增強,路徑直指越南。歐洲中期預報中心的預測亦相當接近。不過,其他AI模型如「盤古」及「伏羲」則略有分歧,「盤古」預測登陸地點稍有不同,而「伏羲」則認為其強度可能較弱。儘管各系統在細節上存在差異,但普遍共識是它將會是一個進入南海並持續增強的風暴,其未來動向絕對值得關注。

Close

投票支持你嘅心水食店,
即送可口可樂®或無糖可口可樂®汽水換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