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熱帶氣旋醞釀來襲!|下周初強風直逼3號波?天文台警告:路徑存在巨大變數!

天氣

廣告

一個低壓區正於菲律賓以東海域醞釀,預計將與下周初抵達華南的東北季候風正面交鋒,或為本港帶來3號風球級別的強風!天文台最新預測指,兩者相互影響下,該系統的路徑及發展存在極大變數,究竟會否直撲香港,還是被「颱風殺手」半路截擊?市民下周出行或面臨嚴峻挑戰。

下周初強風爆發 離岸風力達3號波級別

本港天氣將迎來戲劇性轉變。根據天文台預測,未來一兩日天氣仍不穩定,大致多雲並有幾陣驟雨,初時局部地區更有雷暴。但隨著高空反氣旋影響,本周中至後期將轉為大致天晴及炎熱,市區氣溫可高達攝氏32度。然而,平靜天氣只是短暫,預料下周日(19日)起風勢將會增強,至下周一(20日)及周二(21日)市區風力將增強至4至5級,離岸及高地更間中吹6級強風,此風力已達到懸掛三號強風信號的標準,市民需密切留意天氣變化。

天文台發出預警 低壓區路徑發展存變數

天文台指出,一個低壓區將於本周後期在菲律賓以東海域逐漸發展,並在周末移向呂宋一帶,但其未來動向充滿不確定性。關鍵在於下周初影響華南的一股東北季候風,天文台強調:「受東北季候風影響,其隨後路徑及發展存在變數。」東北季候風的乾冷空氣一向被視為「颱風殺手」,能有效削弱熱帶氣旋的結構;但有時亦可能與熱帶氣旋產生共同效應,反而增強其外圍風力,令華南沿岸的風勢更為猛烈,情況不容忽視。

AI模型預測大分歧 直逼香港或轉向台灣?

各大人工智能(AI)天氣預報系統對此低壓區的未來路徑亦出現嚴重分歧,突顯其走勢的詭譎。內地「風烏」及「盤古」系統的預測較為相似,均預料該系統會進入南海北部,在下周初分別進逼至香港以南約300公里及東南約200公里範圍,但最終會被東北季候風「陰乾」削弱。然而,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歐中AIFS」系統則預測該系統路徑會更偏東,在距離香港約800公里外便會轉向台灣並減弱,避開與東北季候風的正面衝突。不同模型的巨大差異,正正印證了天文台所指的極高不確定性。

天氣急劇轉變 市民下周初需嚴防強風

本港天氣將由本周中的炎熱天氣,急轉為下周初的強風乾燥天氣,市民需特別注意。未來數天(13至14日)仍有驟雨,但周三(15日)起將迎來連續數日的大致天晴,日間酷熱。這種天氣格局將在周末被打破,風勢由周日(19日)起顯著增強,至下周一及二(20及21日)達到高峰,並轉為日間乾燥。由於該潛在熱帶氣旋的路徑及強度變數極大,市民應持續留意天文台發布的最新天氣消息,特別是計劃在下周初進行戶外活動的人士,務必做好應對強風的準備。

Close

投票支持你嘅心水食店,
即送可口可樂®或無糖可口可樂®汽水換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