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個香港人】本土造字人 黃大仙 廟搵靈感

生活

廣告

講開造字,可能大家會想起近日集資成功的「勁揪體」,令字體和 本土 文化連結。其實新生代,已鮮有會造字的人。造字是一門深耕細作的設計工藝,筆畫、間距、比例,都是心思。而90後設計師黎耀升(Sing),很想把過去無甚人理會的傳統中華文化升級再造,在繁體字中帶出中華文化的美態。走入 黃大仙廟 ,用 本土 設計 師的角度,尋找新靈感。

撰文:彭美芳 攝影:Chi

黃大仙 設計本土新字體

阿Sing畢業於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19歲那年,選讀了「實驗性中文字體設計」科目,當時20個同學,要分別想出自己的一套字體,他們各自發掘題材,阿Sing選擇去黃大仙祠找靈感,由居住的屯門,山長水遠去黃大仙考察,一做就10個星期。這個4年前的作品,近日獲得「香港設計師協會新生代設計獎2016」金獎。記者跟著阿Sing在黃大仙祠上上落落,伴著祠內的香火和遊人,仿如進了大觀園,而他就為過去和現在的港式文化,貫穿了一絲紅線。

拆解廟宇體

愈多筆畫就愈能展現各組元素中的質感,以及緊密結構的感覺,「觀」字就做到這種效果了。

屋頂及柱

屋頂和柱的部分做了企人邊。

斗拱

草花頭或者土字的部份,實為支撐屋頂的斗拱結構。

神獸

屋簷上的神獸,成為觀字的勾。

香觀

字內的「見」字部首,上半部用了香爐,保留了香爐中空的原有狀態,忽略「見」字中間的兩晝。

以繁體字收納文化

設計師就是有一種解構和重組的魔法,阿Sing在黃大仙祠找適合造字的圖案,然後把原圖在電腦掃描,拆開一節節再拼貼,建築物的形態和部首的神髓,互相結合mix and match。2個多月的製作過程,造出約70個廟宇體字。

黃大仙祠於1921年落成,阿Sing形容今時今日入去,是走入「時間錦囊」,嘗試體會當時的人在想什麼。除了黃大仙祠,阿Sing還去過天后古廟、青松觀考察,了解祭祀、建築同港式拜神習俗,務求令廟宇體反映真實的「拜神style」。

「重本土」世代

4年前阿Sing設計時,社會開始討論如何保留本土文化,例如捍衛中小學用粵語學中文、學好繁體字、反對減少香港史等,這些本土文化主張,衝擊著年輕的設計師。而朋輩間對本土文化的熱情,也令阿Sing受到啟發,「呢啲係我哋從細已接觸嘅文字,唔可以輕易放棄。」這種對繁體字的情意結,可能只有真香港人才明白。

掌握了造字的法則,阿Sing再調整廟宇體的字體比例,連接駁位也再修飾過,減少字體放大之後的瑕疵。拿了個設計金獎,沒有即時為他帶來商機,反而其他的得獎人,包括幾位阿Sing的同學,他們主打商業設計,例如包裝、廣告等,獲獎後得到好多新訂單。他說,自己做的設計或許不夠商業化,「始終廟宇體比較重藝術風格,不是常用字體,要等適合的機會再發展」。香港近年愈來愈重視本土設計師,阿Sing預期未來的機會會更多。

黎耀升(Sing)

設計專頁:goo.gl/ypSNx9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