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澳 西貢
白沙澳 西貢

【香港周末遊】西貢秘境 白沙澳限定導賞團

生活

廣告

主流港式公寓,離不開劏房、公屋、居屋等盒子生活,樓挨樓,門貼門,擠逼得連幻想的空間也消滅。浸大視覺藝術院「啟德」研究及發展中心,出版新書《 可以居 ― 白沙澳鄉 》,用居民訪問、攝影和生態紀錄,向城市人展示 西貢 白沙澳 洋人村民的宜室宜家想像實踐, 白沙澳 下洋京兆世居、厚福門,以及白沙澳村何氏大屋群組,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以居住作為活化方案。限定今個周末,寫書人帶城市人走入這條客家村,看林蔭叢間的安恬雅靜。

撰文:彭美芳|相片:Tony、Frankie、Hong、憧憬世界

101
白沙澳空攝,很難相像香港有如此與世無爭之地。

白沙澳下洋 翁氏世紀

今年76歲的翁福鴻(Ken),1985年退休,由美國返港長住,現時和租客 Toby Emmet一同管理祖先舊居。在那個煙霞散漫的上午和我們講故事。對於創建白沙澳下洋的爺爺翁仕朝(1875-1944),印象已模糊,翁仕朝離世時,他只有 5歲。逢初一、十五,Ken 在祖屋京兆世居門前插上清香數炷,紀念祖先。

訪問日適逢中秋前夕,Ken 留下一道燈謎:「 想當初綠鬢婆娑,自歸郎手綠 少黃多,受盡了風波,受盡了折磨,休提起,提起時淚滴滿江河。」(謎底:撐船竹)總結了他們這戶客家在香港的刻苦歷史。

京兆世居位於白沙澳下洋,甫入大堂看到翁仕朝和夫人肖像高掛,題字 「 神人共樂 」,左右兩側掛上翁仕朝結拜兄弟何奕高(1862-1953)的贈聯。樑頂寫了「百子千孫」祝願,並掛著陳年紅布,色已褪,但文人風光未去。翁仕朝在1910年代,由海下翁家村舉家遷往白沙澳下洋,自家設計理想家 園,和一路之隔的何家為世交。翁仕朝出名博學,上知命理、下知醫道,曾治好不少人,小房間保留村民答謝翁仕朝的牌匾,尊稱「大國手」。翁仕朝深信潔淨聖水可治百病,京兆世居的人都會在七月初七正午打「七月七水」,Ken 說:「個個都去攞水,然後放喺床下底,頭燒腦痛時飲,好有效㗎!」

Ken 小時候總是嚮往城市生活,「我哋只識客家話,一出聲人哋就笑你客家仔、鄉下仔,非常自卑。 」17歲往英國跟叔叔生活,後來去美國做生意,走得更遠,生活更好。

302 copy
翁仕朝孫 @Ken
103 copy
舊照中見到鴨子自由行,走地鴨,髀也滑。(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104
翁仕朝(1875-1944) 為家人在下洋開拓理 想新天地。(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105
翁仕朝長子翁玉清(中)和子姪1948年 合照。(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翁仕朝有三子一女,大子翁玉清留守香港祖屋,發展白沙澳下洋,次子玉明及三子玉成婚後赴英美謀生,留下妻子溫氏和杜氏,一去不返,更在外地再婚生根,溫氏和杜氏為保家 聲無改嫁,守護京兆世居至生命盡頭。孻女翁滿嬌於廣州長住。

靠山吃山,翁家對大自然感敬畏,父母曾 帶只有幾歲的 Ken 同榕樹上契,求靈氣百歲樹保佑兒子健康成長,少病少痛。每年最熱鬧之時是九月初九重陽祭祖,海下翁氏族人百多子孫浩浩蕩蕩往京兆世居,祭祖後分享豬雞鴨鵝,可算是一年之中最豐富的午宴。

約六、七十年代,每年翁家會以「輪豬」方式,兩家人一齊養小豬,新年時各分一 半,偶爾捉到蛇、野豬,又成一道菜式,畢竟農村少肉食。不少家人「行船」,有時可以嘗到「麵包糖水」,即是用船上廚餘麵包皮,曬乾後寄回香港,再煮成糖水。

106 copy
京兆世居坐落樹林中,背山面海仿如安坐龍椅上,或許這就是風水佳境。

白沙澳 下洋京兆世居 及 厚福門小檔案

建築年期:京兆世居1918年落成、厚福門於1940年落成
歷史評級:一級
擁有權:私人
特色:翁仕朝興建這兩所樓室,京兆世居為翁氏居所,厚福門是白色守衛室,建築呈風水布局

107 copy
翁福林( Ken大 哥 )在1954年大婚, 傳統客家女出嫁更要坐船,祖屋現保留當天的喜字燭台。(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108 copy
Ken 說由於重陽百多人到京兆世居 「 開 飯 」,要 向 海下翁氏祠堂借碗,翁仕朝家的碗刻有「佐」 字,不怕拿錯。
109 copy
明新學校即現時的青年旅舍,當年 由村民集資建校,翁玉清為校長,因學生多往大埔墟升學,收生漸減,至1960年停辦。(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有人住 才是最好保育法

Ken 說:「 30幾年前古物古蹟辦事處已經同我們傾,出錢幫我哋保留佢(世居),但我無應承,好幸運租咗畀Toby,佢用咗好多錢同時間保育。」私人保育好嗎?Ken 認為有人住的祖屋,是最好的保存方式,「呢度有人住,唔係景點。」

訪問當日遇上即將出遠門的 Toby,他不願意成為焦點,強調自己只是小角色,但願意讓我們參觀京兆世居。

曾任職警務處高級助理處長的 Toby,向浸大的研究團隊透露,80年代初來時,大半翁宅已倒塌,他深信「只要想辦法,總是有路可走」,花約一年時 間修復,變成人類和一咪二犬兩羊共存的理想空間。黃昏,忽見穿白襪的小唐貓踩上貓步道,用頭推開專用門,悄然入屋,而山羊努力後山吃草,清理花園。

Toby 租下翁家祖屋,住在厚福門,一直照顧溫氏和杜氏,保存舊居是尊重兩位翁家媳婦的意見,不能裝修以免破壞翁家風水,於是慢修慢補。初時 Toby 以厚福門為孩子的露營 playhouse,後來更慢慢添置傳統中式家具、器皿點綴,洋人不一定去中國化。

110
現時的客家祖屋,由洋人 Toby Emmet 租住,保留昔日火水大燈、古董鐘,仿如回到隔世。
112
京兆世居的閣樓以前存穀,現為 舊日客家食具、農具的收藏室。
111
Toby(左一)不知道溫氏和杜氏,只好稱她們為阿婆一、阿婆二。其實,左三為杜氏,而右四是溫氏。(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113
復修前的舊照。(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114 copy
Toby 為貓兒設置貓道,毌須和狗兒爭路。
115
「 天然剪草機 」山羊哥。

白沙澳村 奇人異士集結地

白沙澳村出名多洋人,大概估他們都是退休長者富豪。其實他們多是專業人士,平日也需要上班賺錢的普通人。住久了,他們更愛護這村,怕一疏懶,轉眼成官商勾結的肥肉。

白沙澳何氏大屋小檔案

建築年期:1911至1915年落成
歷史評級:一級
擁有權:私人
特色:西貢海下白沙澳村由六個不同姓氏家族於150多年前共同建立,客家大族何氏於村中建有大屋,何氏大屋 高兩層,頂有方形更樓。

1980年,哥哥張國榮曾經在何氏大宅中 拍攝港台節目《 歲月河山:我家的女人 》。
1980年,哥哥張國榮曾經在何氏大宅中拍攝港台節目《歲月河山:我家的女人》。(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生態捕手 保育有行動

英國人Geoff Carey:我在2012年起和合伙人一齊租住白沙澳村,一住就3年,不過合伙人都嫌太偏遠,去年開始不再來這裡渡假,我就全座租下,包括花園和小房子。 可 能因為英國人的血統,歷奇打獵的基因在我身上,我對這裡的生態很感興趣,於是在草叢安裝紅外線攝影機,看看有甚麼物種出現,結果拍下小靈貓、豹貓、東亞豪豬、赤麂和野豬的身影。還有逾160種雀鳥和罕有的褐魚鴞,春天時在白沙澳繁殖。

在古老中國祖屋生活要用智慧解決生活難題,有時是太潮濕、漏水、油漆剝落、塌樹等,我先在屋頂安裝金屬隔層,做到防水效果。我們主要做環評的,好留意白沙澳的土地問題,近三年來我們要求保育這村,不要破壞客家屋的整體性。香港罕有的淨土,我不甘心白白被破壞。

117
職業:環評顧問、香港雀鳥專家
居住年期:2012年至今

 

戶外紅外線裝置拍下罕見小靈貓的身影。
戶外紅外線裝置拍下罕見小靈貓的身影。(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法式風格 忙碌中靜修

英國人Tim Kay:我們全家95年來香港,是英國銀行母公司派我到香港工作,就是當年參加朋友40歲生日派對,讓我們發現白沙澳,一直找機會租下,周末我們帶子 女和大狗來玩。這裡生活最有趣的地方是好平靜並且風光美麗。現在,每一處有車路直達的村都像海下、榕樹澳那樣,都是全世界最醜的鄉村。

白沙澳渡假其實也有好多功夫要做,傢俬上油漆、油牆身、清雜草,雖然比返工更忙,但我們十分享受。全村最高的是更樓,我們把主人房放這裡,小窗厚牆,和法國很似。曾經住過法國小村,全村人都認識,白沙澳給我相同的感覺,所有人也親切,有時跑山比賽我們會為跑手打氣做物資站,鄉郊的生活理應這樣。這座漂亮的文化古蹟,我想留給下一代的人。

職業:銀行家 居住年期:1998年至今
職業:銀行家
居住年期:1998年至今

 

Tim 把更樓變化為360度靚景睡房。
Tim 把更樓變化為360度靚景睡房。
法式庭園是和朋友聚會的好地方。
法式庭園是和朋友聚會的好地方。(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點蟲捉蟲誘蟲人

法國人Christophe Barthelemy:我以前在白沙澳村的後院是我的研究地帶,可惜幾年前包租婆已收回,惟有租西貢其他村屋,每個星期返來白沙澳採標本,昆蟲會由裝置的網一直向上爬,然後跌入收集箱中,我要看看牠們是甚麼物種,掌握牠們的變化。

又記得1999年,颱風森姆吹襲香港,白沙澳村塌樹封路,我們被困了兩天,分享麵包、糖、香煙,加快這小社區的成熟。以前這裡有桔樹,年年有五百公斤收成,我們做果汁和果醬,這種生活令人回味。

白沙澳已錄得到1,032種生物,還不時發現新品種,漁護署名冊紀錄這山坡有200種植物,而我再找多46種,所以總數應該為246種。我估計這村在未來五六年會變成廢墟,就和許多的老村一樣,這或許是香港村莊的宿命。

職業:建築師、昆蟲專家 居住年期:1999至2004年
職業:建築師、昆蟲專家
居住年期:1999至2004年

 

小裝置引蜂建屋,讓他了解其特性。
小裝置引蜂建屋,讓他了解其特性。
Christophe 的昆蟲標本。
Christophe 的昆蟲標本。(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早期居民 痛恨電燈

何麗嫦及 Alan Pickford 女兒 Shilrley Pickford:1985年,我媽媽何麗嫦和爸爸Alan Pickford,經一位英國朋友介紹,搬到白沙澳居住,當年全村 只有5個村民,兩對夫婦和一個獨居的男人,那個男人還會和自己吵架,後來更是失了蹤。爸爸告訴我,當電燈公司來裝街燈時,他感到非常憤怒,因 為仿如向其他人說:「 這裡有人。」它吸引了許多目光,這是轉變的開始,來定居、遊玩的人愈來愈多。

從前有一個小泳池,本地人不大愛游水,這池成為我們假期常去的地方。就在白沙澳附近的一條河,跨過矮牆,就是水務署的水堤。我們拿書、收音機去游泳,河水代替雪櫃,提供天然冷凍的功能。不過,自從父母搬走後,再無人打理那個泳池了。現在好像已發臭,無人敢跳入去了。

職業:主婦 居住年期:1985年至90年代遷出
職業:主婦
居住年期:1985年至90年代遷出(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何麗嫦及Alan Pickford 1985年在 白沙澳村舊居的廚房。
何麗嫦及Alan Pickford 1985年在 白沙澳村舊居的廚房。(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水堤變泳池。
水堤變泳池。(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三人行8年奇想 尋可以居的新想像

《 可以居 — 白沙澳鄉 》已於上月出版,本周日新書發布會當日,更有村民助陣,講述日常小確幸。黃淑琪(Ki)取這書名,源自小時候常經過九龍塘一所名叫「可以居」的別墅小屋,在名人富豪圈子用上謙卑的宅名,印象難忘。為了找更理想的生活空間,Ki 除了身體力行住在小村,參與農務,也借「憧憬世界」計劃,一齊集思廣益,探討一下究竟香港人怎樣才可以住得更好。Ki 八年前偶遇白沙澳下洋的美景,到兩年前入村做研究,最難忘這村人對生活空間的憧憬,想到就做到。

自幼喜愛通山跑,追雀追到各山頭的 Matthew,早幾年在浸大視覺藝術院學士畢業,今次主力負責拍攝白沙澳溪流中的生物,他和拍檔阿倫合作,在白沙澳流連了幾個月,參考 National Geographic 的拍攝手法,今次除了是攝影作品,也是對大自然的紀錄。

左起:阿倫、Ki、Matthew
左起:阿倫、Ki、Matthew(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浸大團隊到京兆世居翻拍舊照片。
浸大團隊到京兆世居翻拍舊照片。(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Matthew 主理野外生物拍攝,每隻生物 影相唔過30分鐘,快手放回溪中。
Matthew 主理野外生物拍攝,每隻生物 影相唔過30分鐘,快手放回溪中。(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似怪物的蜻蜓幼蟲大特寫,好恐怖啊!
似怪物的蜻蜓幼蟲大特寫,好恐怖啊!(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 可以居 》$230 (Kubrick / 序言書局 / 田園書屋等有售)
《 可以居 》$230 (Kubrick / 序言書局 / 田園書屋等有售)(相片由憧憬世界提供)

《可以居― 白沙澳鄉》新書發布會及導賞

日期:11/10/2015(9:30am-5pm)
地點:白沙澳村及白沙澳下洋 活動內容:新書內容展覽、鳥語遊戲、鄉間音樂、客家婆婆對唱及村民導賞團(詳情可瀏覽FB)
報名:現場加入
交通:①免費穿梭小巴(9:30am-3:30pm每小時一班,西貢市中心往白沙澳)②專線小巴7號(每 20分鐘一班,西貢市中心往白沙澳,車資$11.4)
網址:可以居─ 白沙澳鄉

延伸閱讀:【香港周末遊】放假食影大嶼山!登上大東山、鳳凰山之巔

【香港周末遊】西貢秘境 白沙澳限定導賞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