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樺加沙|風力勁過山竹香港卻「避過一劫」?前天文台長岑智明揭2大關鍵原因!
樺加沙風力達195公里 破61年紀錄
超強颱風樺加沙來勢洶洶,天文台於昨日凌晨2時40分發出十號颶風信號,是繼今年7月颱風「韋帕」後,再度發出最高級別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平了1964年一年內兩度發出十號波的紀錄。樺加沙在進入南海後結構依然完整,風眼渾圓清晰,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曾高達每小時230公里,成為2025年至今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最強的熱帶氣旋,其威力絕對不容小覷。
岑智明拆解香港避過一劫真相
眼見樺加沙風力比山竹更強,不少市民都嚴陣以待,但最終破壞力似乎未及山竹。天文台前台長岑智明昨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精闢分析指「香港又避過一劫」。他接受訪問時詳細解釋,有兩大因素令香港幸免於難。首先是樺加沙靠近本港時採取了較偏西的路徑移動,在香港以南約120公里處掠過,令香港剛好避開了風力最強的眼壁核心區域。他更心有餘悸地表示,若颱風路徑稍為偏北,與本港距離縮短至數十公里,破壞力將會比山竹更強,「後果不堪設想」。
天文台證實樺加沙眼壁擦身而過
天文台官方亦發表《天氣隨筆》文章,印證了岑智明的說法。文中指出,樺加沙在香港以南掠過時的路徑確實略為偏西,導致其「眼壁最大風力的區域與香港擦身而過,沒有出現最壞情况」,否則破壞程度可能更為嚴重。天文台評估,樺加沙吹襲期間,本港的整體風力與2017年的「天鴿」、2023年的「蘇拉」及今年的「韋帕」相若,但明確指出較2018年的「山竹」為弱,全因香港幸運地避開了其最致命的一擊。
網民慶幸逃過大難 留言稱天佑香港
岑智明及天文台的分析在網上引起極大迴響,不少網民都鬆一口氣,紛紛留言表示慶幸。許多市民回想起當年「山竹」襲港時的恐怖景象,對比之下更覺得這次樺加沙的路徑是「不幸中之大幸」。有網民表示「每次都差少少,真係天佑香港」,亦有人認為「好彩佢行得夠西,唔係真係唔敢想像」,大家普遍都對能夠避過一場潛在的大災難感到萬分幸運,並感謝天文台人員的準確預測及緊密跟進。



將來還有什麼演唱會值得留意?
有不少歌手宣布舉辦演唱會,小編為你整合了香港演唱會2025一覽,包含各演唱會優先購票日期、公開售票日期、門票價錢、座位表等,想搶飛粉絲必定要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