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11月雙颱風突襲?|巨型風暴恐殺入南海 歐洲模式預測:或闖香港「這範圍」!

天氣

廣告

11月天氣恐現驚人劇變!多個氣象預測模式顯示,下星期或有兩個熱帶氣旋形成「雙旋共舞」之勢,一前一後殺入南海。其中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的預測最為進取,指出巨型風暴或於11月10日闖入香港400公里範圍,11月打風的機會大增,市民應否提早戒備?

11月初雙旋共舞?|多國AI模式齊預警

天氣AI模型罕有地集體預警,包括盤古、風烏及伏羲AI均預測,一個熱帶氣旋將於11月3日至5日期間穿過菲律賓,並朝越南方向移動。更值得關注的是,盤古AI預測屆時將出現「雙旋共舞」的局面,在第一個氣旋移動的同時,菲律賓以東海域將有另一個規模更龐大的巨型熱帶氣旋正在逼近,並可能在11月10日橫過菲律賓。雖然目前各AI模型對第二個風暴的路徑仍有分歧,但其巨大環流及強度已預示南海天氣將迎來極不穩定的一周,華南沿岸地區的潛在威脅不容忽視。

歐美模式更激進|ECMWF預測直闖400公里

傳統的歐美氣象預測模式,對潛在風暴的路徑預測比AI模型更為激進。美國全球預報系統(GFS)預測,該巨型熱帶氣旋將在11月5日至7日進入南海,隨後向西北方移動,但在靠近海南島時會減慢速度並徘徊。而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的預測則最具威脅性,預料風暴進入南海後會轉向西北偏北移動,繼而再轉向東北,並在11月9日至10日期間闖入香港400公里範圍。若此路徑成真,香港天氣將會受到直接影響,風勢雨勢將顯著增強。

天文台暫未預測|提醒市民留意天氣變化

對於多個電腦模式預測的潛在風暴,香港天文台目前暫未有相關預測。天文台方面指出,長遠天氣預測會受到多項因素影響,存在極大變數,因此不同預測模式的結果現階段只能作為參考。天文台強調,「天氣預測受多項因素影響,變化很大,不同預測模式都只能當作參考。」根據其最新的九天天氣預報,東北季候風會在未來一兩天持續影響華南,隨後會被一股偏東氣流取代,預料本港未來九天氣溫介乎攝氏22至29度,風勢有時達到6級,市民應留意短期內的天氣變化。

11月打風非罕見|市民需密切留意最新消息

雖然11月已踏入本港秋季,但熱帶氣旋襲港並非絕無可能,歷史上也曾有颱風在11月影響香港。今次多個模式均預測南海將有熱帶氣旋活動,即使最終路徑及強度仍有待觀察,但已為市民的戶外活動及出行計劃帶來不確定性。由於距離預測時間尚有一段日子,風暴路徑的變數仍然非常大,市民暫時無需過份恐慌。不過,面對潛在的天氣突變,建議市民應持續密切留意天文台發布的最新天氣資訊及風暴消息,以便及時作出適當的應對準備,確保安全。

Close

投票支持你嘅心水食店,
即送可口可樂®或無糖可口可樂®汽水換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