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公布中小學生最新尋短及離世數據令家長震驚 蔡若蓮回應學童輕生
教育局公布最新學童輕生數據
根據教育局的資料,在過去五年內,竟有超過130名學童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情況令很多家長震驚及大感憂慮。工聯會議員陸頌雄近日在立法會就此嚴峻議題提出質詢,關注過去三年的學生輕生死亡及未遂個案數字,特別是當中涉及特殊教育需要或患有精神疾病的學生比例。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對此作出回應,但其部分說法引起社會廣泛討論。
16個學生常見自殺徵兆 家長應如何防止? 附5招停止自我傷害
蔡若蓮:未要求學校通報企圖輕生案
蔡若蓮在會議中承認,現行的機制下,政府並未強制要求學校通報學生企圖或計劃輕生的個案,因此無法提供相關的具體數據。當局目前只備存學生死亡的個案資料,數據顯示由2022年至2024年間,全港中小學共錄得85宗學生死亡事件,其中中學生佔了絕大多數,約為百分之九十三,其餘則是小學生。她強調,學生輕生的行為成因極其複雜,涉及精神健康、心理、人際關係及學業等多重因素,不應將其簡單歸咎於任何單一原因。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公布中小學生輕生數據 家長震驚 附4項支援措施
蔡若蓮推三層應急機制 跨部門協作救學生
面對嚴峻的挑戰,蔡若蓮指出政府已自2023年12月起,在全港中學推行以學校為本的「三層應急機制」。這個機制採用跨部門、跨專業的協作模式,核心目標是及早識別出有較高自殺風險的學生,並為他們提供即時和適切的支援。她表示,政府將會持續與醫院管理局、社會福利署等不同部門緊密合作,利用現有的跨部門平台,強化對學校的支援網絡,共同應對學生的精神健康危機。
家長注意7大學童輕生徵兆
暫不增加駐校社工 蔡若蓮稱學校可自行買服務
對於外界要求增加學校社工人手的呼聲,蔡若蓮明確表示,政府暫時沒有計劃增加常額的駐校社工職位。她解釋,目前公營小學已實行「一校一社工」,中學則為「一校兩社工」的配置。她建議,學校可以靈活運用現有的各項津貼,根據校內學生的實際需要,自行向外購買額外的輔導或其他相關的支援服務,以填補人手上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