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寵物」爆心酸棄養潮|9歲老貓慘遭主人送死 負責人一句話揭殘酷真相?
棄養數字急升創4年新高 581隻貓狗慘遭人道毀滅
根據立法會最新數據,被棄養的貓狗數量在疫情後逆轉急升,由2022年的426隻,大幅增加至2024年的571隻,創下自2021年以來的新高,與2015年的1,413隻相比雖有回落,但反彈趨勢令人憂慮。更令人痛心的是,去年有多達581隻貓狗在漁護署被人道毀滅,當中包括436隻狗及145隻貓,同為四年來最高紀錄。儘管《狂犬病條例》明文禁止無理棄養動物,但在2020至2024年間,漁護署竟未有提出任何相關檢控,令棄養問題雪上加霜。
領養中心Ivy心痛直擊 9歲貓「大蕃薯」險被人道毀滅
HOY TV節目《一線搜查》日前探訪深水埗一間專門接收年老及被棄貓咪的領養中心,負責人Ivy道出這群被遺忘毛孩的悲慘景況。她坦言,年老的動物最難尋覓新家,因為牠們需要更多心機和時間照顧,往往不被領養者選中。Ivy痛心地說:「年老嘅(動物)其實佢哋冇幾多時間,同埋可能要照顧嘅心機都好多,所以通常年老嘅都好少被領養,好少有機會被選中」。她分享了9歲雄性貓「大蕃薯」的經歷,憶述當日親眼目睹其主人將牠送往漁護署人道毀滅,原因僅是「大蕃薯」曾抓傷小朋友。幸好Ivy及時救下,但「大蕃薯」初時充滿戒心,經過長時間的愛心照料才逐漸打開心扉,Ivy強調牠需要極具經驗的領養者,並希望大眾能給予年老動物一個安享晚年的機會。
動物聯盟劉鎮海揭棄養潮3大主因 醫療費高昂成致命傷
動物福利關注聯盟成員劉鎮海指出,棄養潮背後涉及三大主因。首先,香港獸醫專科醫生僅約100名,醫療成本極高,許多飼主透過非法渠道以低價購買寵物,當寵物生病時便因不願承擔高昂醫藥費而選擇遺棄。其次,城市發展收地影響倉地狗的生存空間,加上無良繁殖場問題持續,亦加劇了流浪動物的危機。劉鎮海強調聯盟堅決反對將健康動物人道毀滅,他痛心表示:「對於健健康康、冇病冇痛嘅動物要被人道毀滅,聯盟非常唔支持、感到痛心。」他認為除了病重或無法自理的動物外,應全面實現「零人道毀滅」的目標。
領養中心Ivy含淚呼籲 促主人切勿輕易送往漁護署
面對無日無之的棄養悲劇,領養中心負責人Ivy含淚呼籲飼主必須盡責到底,切勿輕易放棄。她強調,年老動物轉換環境已是極大挑戰,若被送到漁護署,極可能因無法通過健康評估而被人道毀滅。她懇切地說:「年老動物較高機會未能通過獸醫嘅評估及測試,有機會要人道毀滅。如果飼主真係覺得動物年老,自己真係照顧唔到,唔緊要,可以去其他地方求助,仲有好多地方或者機構、中心可以幫到動物,所以會唔會俾到多啲機會佢哋。」動物福利關注聯盟亦促請政府重啟「捕捉、絕育、放回」政策,從根源控制流浪動物數量,並增設更多領養中心,為健康的毛孩提供更多重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