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三連擊」狂襲?|AI預測兩旋風夾擊香港:下周天氣大逆轉!
下周南海風起雲湧 三旋風胚胎接連生成
踏入九月中旬,支配華南的副熱帶高壓脊南側變得極不穩定,天文台指出,衛星雲圖上已出現多個對流雲團,並有三個低壓系統正在發展,形成「低壓系統三重奏」的局面。第一個低壓系統強度較弱,預計在下周初橫過菲律賓進入南海,其相關的高空擾動將於下周一及周二為廣東沿岸帶來驟雨及雷暴。緊隨其後的第二個低壓系統則有更長時間在暖水區發展,潛力不容忽視,天文台評估其進入南海後有機會發展成熱帶氣旋,並在下周中後期靠近廣東沿岸,屆時天氣將顯著轉壞。至於第三個系統,目前仍在菲律賓以東的西北太平洋醞釀,部分電腦模式預測其強度相對最高,將於下周末靠近台灣至呂宋海峽一帶,但路徑變數極大,動向仍有待觀察。
天文台緊急預警 下周天氣漸轉不穩定
因應多個低壓系統活動轉趨活躍,天文台已發出預警,提醒市民留意天氣的急劇變化。官方在「天氣隨筆」專欄中明確指出:「一道廣闊低壓槽會為南海中北部至菲律賓以東海域帶來不穩定天氣,低壓槽上可能有低壓區發展。」根據最新九天天氣預報,本周末(13及14日)在副熱帶高壓脊影響下,本港天氣仍然普遍晴朗,市區氣溫最高可達攝氏34度,酷熱天氣持續。但從下周一(15日)起,天氣將開始轉差,驟雨增多並有雷暴。預計到下周三(17日)風勢將會增強,至下周四(18日)更會出現間中驟雨及狂風雷暴,顯示風暴威脅正逐步迫近,市民應密切留意天文台發布的最新風暴消息。
AI預測群魔亂舞 盤古伏羲路徑大不同
面對複雜的「多旋風」形勢,各大電腦數值預報模型,特別是人工智能(AI)模型,出現了「群魔亂舞」的預測分歧,為風暴路徑增添巨大變數。內地中央氣象台預測未來十天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可能有多達兩至三個熱帶氣旋生成。其中,AI模型「盤古」的預測最為進取,顯示將有兩個熱帶氣旋接連影響香港,第一個在9月18日靠近,第二個更可能移向台灣後在本港以東登陸。另一AI模型「伏羲」則預測下周有低壓區在香港以南掠過,其後再有熱帶氣旋靠近。然而,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傳統電腦模式則相對保守,預料要到下下周才可能有熱帶氣旋形成,顯示各國預報對潛在風暴的強度和路徑存在極大分歧,情況變幻莫測。
酷熱天氣最後倒數 市民周末慎防中暑
在潛在風暴來臨前,香港市民正經歷「秋老虎」的最後猛擊。受副熱帶高壓脊的持續影響,本周末天氣將會極度酷熱,天文台預測市區最高氣溫將飆升至攝氏34度,新界地區的氣溫更會再高一兩度,陽光猛烈。在天氣轉壞之前,市民進行戶外活動時必須特別注意,慎防中暑。天文台呼籲:「市民應補充足夠水分,避免長時間在戶外暴曬,並為下周天氣的顯著轉變做好準備。」這輪酷熱天氣將是下周連場狂風雷暴的前奏,市民在享受晴朗周末的同時,亦應開始採取防風措施,檢查窗戶及清理渠道,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惡劣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