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母子收遷出信後墮樓亡 遺屬轟房署 局長何永賢首披露收屋悲劇細節
廣告
天水圍天恩邨|天水圍天恩邨一對患有精神病的母子近日墮樓身亡,引發全港關注弱勢社群公屋保障問題。事源去年兩母子收到房屋署「遷出通知書」,雖青山醫院證明建議容許繼續居住,最終上訴失敗。有關部門是否已衡量人道原則?社會各界要求政府公開審批準則和執行細節。
公屋母子收房屋署遷出信後相繼墮樓輕生亡 女兒揭亡母遺書內容 控訴房屋署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公開收屋細節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於今早(9日)接受港台訪問時坦言對天恩邨精神病母子墮樓一事感到十分痛心,並指房署人員在整個處理過程中已付出大量努力,盡力給予所需支援。何永賢又公開涉事兩母子的狀況,指住戶申請公屋時未申報價兩塊值逾70萬土地,被指不符資格並隱瞞財產。

房署表示已考慮情理,容許母子暫住單位,但在多重壓力下仍決定遷出。事件凸顯政策執行和精神病患者權益直接衝突,外界質疑部門是否充分理解精神病家庭的敏感心理,現行制度難以照顧特殊需要者。

何永賢:會物色具有醫學背景專家
何永賢強調上訴委員會組成多元,包括律師、社工及教育界人士,但目前醫學角度參與有限。她指未來將加強房署人員對溝通及執行細節的訓練,委員會將物色具醫學背景專家,以提升審裁判斷質量。事實上,今年首7個月有四成通知書獲修訂或取消,反映執行彈性,但精神病問題是否獲真正照顧仍未明朗。

法律途徑能否真正保障住戶
即使上訴委員會裁決住戶不獲保留,當事人可向法庭要求覆核。制度看似完整,但精神病戶是否真的能走足法定程序,社會亦存疑慮。政府應從個案反思政策缺口,加強弱勢社群援助,確保公共住房制度公平安全。今次悲劇或成推動改革的契機。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截圖@有線新聞、Facebook@何永賢 Winnie Ho、Shutterstock資料或影片來源:原文刊於SundayK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