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突發警告!|全港學校接新指引:「懷疑虐兒即報警」 家長網民反應曝光
新指引列明 嚴重虐兒個案強制報警
根據教育局發出的最新指引,一項全新的強制通報機制正式生效。當學校教職員工懷疑學生正遭受嚴重傷害,或正面臨被嚴重傷害的即時風險時,事件將被界定為「強制嚴重虐待個案」。這些嚴重傷害情況涵蓋範圍極廣,包括身心虐待、性侵犯,以及嚴重的疏忽照顧。指引清晰列明,在十萬火急的緊急情況下,校方人員必須毫不猶豫,盡快報警求助,以確保學生第一時間得到保護。若情況非緊急,則應立即向警署及社會福利署聯絡,雙軌並行舉報個案,務求杜絕任何延誤,為受害學童築起最嚴密的保護網。
教育局補充指引 非嚴重個案先啟動校本機制
對於非屬強制通報的懷疑虐兒個案,教育局亦提供了清晰的處理流程。指引中強調,若個案未達「嚴重傷害」的程度,校方應即時通知校長,並立即「啟動校本應急機制」。在此機制下,學校會委派駐校社工介入,深入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及被虐事件的始末。社工完成初步評估後,會再根據該個案是否已為社會福利署所知悉,來決定下一步的通報策略。這種分級處理方式,旨在讓資源能更有效地集中處理最危急的個案,同時確保其他個案也能在校內得到適切的跟進和支援,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可能帶來的混亂。
新指引引發熱議 家長教師壓力爆煲?
新指引一出,隨即在網上引發家長及教育界人士洗版式討論。輿論普遍分為兩派,有網民力撐教育局今次做法,認為是遲來的公義,大讚:「終於肯做嘢!可以保護到更多小朋友!」、「支持強制通報,老師唔使再驚報錯案有後果!」。然而,亦有大批前線教師及家長表達憂慮,擔心實際執行時會遇上困難,有留言指:「點樣界定『嚴重』?前線老師壓力爆煲!」、「會唔會搞到家校關係好緊張?少少傷痕就報警?」、「老師唔係專業社工,判斷錯咗點算?」。看來新政策的成效,仍有待當局提供更多清晰的培訓及支援,以釋除公眾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