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警告!遙距睇醫生隨時中伏|驚揭平台「文字診斷」或洩私隱!
消委會驚揭遙距醫療亂象 4間平台自稱「不作診斷」
消委會最新研究檢視了市面上19間提供遙距醫療服務的商戶,發現當中監管極不全面,法律責任亦相當模糊。最令人震驚的是,其中4間商戶竟指明其服務「不是用來診斷」,但實際上卻會為病人簽發醫生紙及處方藥物,行為存在極大矛盾。更誇張的是,有一個網上平台甚至聲稱可以提供「文字診斷」,單憑文字描述便作出判斷,專業性備受質疑。消委會指出,這種做法可能令病人延誤治療,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健康後果,情況絕對不容忽視。
消委會主席余承章披露:「衞生署已轉介醫委會跟進」
針對遙距醫療服務的種種問題,消委會消費保障政策、商營手法及申訴小組主席余承章直指,部分供應商的收費透明度嚴重不足,甚至在保障病人私隱方面亦欠缺認證。他引用一個案指:「投訴人致電診所問遙距醫療服務可否用醫療卡結帳,但診所職員的回答相當含糊,當投訴人到診所結帳時才知道不可以用醫療卡。」此外,余承章更披露,對於有平台提供「文字診斷」的個案,衞生署已轉介醫委會作出相關跟進,顯示當局已正視問題的嚴重性。他亦提到有3個商家表示病人取藥時竟不需要出示身份證,這情況可能會出現藥物錯送的嚴重風險。
醫生業界齊響警號 逾七成半憂慮誤診
遙距醫療的風險並非空穴來風,連前線醫生都感到憂慮。消委會於2024年6月至7月期間,成功訪問了超過830名中西醫,結果顯示業界對此服務存在極大疑慮。調查發現,有超過七成半的受訪醫生,對於遙距診斷未能為病人進行身體檢查表示擔憂,認為這是診症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同時,亦有四成醫生擔心遙距醫療會引發醫療事故和誤診,一旦判斷出錯,後果不堪設想。這些來自專業人士的警告,無疑為現時遙距醫療的發展敲響了警鐘,提醒市民使用服務前必須三思。
消委會提4大建議促監管 保障病人權益
面對遙距醫療服務的潛在風險,消委會強烈建議監管機構立即採取行動,將遙距醫療全面納入監管框架。消委會提出多項建議,首先是為業界提供清晰的臨床標準,並訂明各方的法律責任,避免發生事故時出現權責不清的問題。其次,要求服務供應商提高市場透明度,清晰列明收費及服務範圍。同時,亦需釐清有關保險的賠償範圍,讓消費者能清楚了解保障。最後,消委會建議建立一個符合標準、獲醫管局認證的遙距醫療平台及通訊工具「白名單」,供市民參考,以保障大眾的健康及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