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林火山》康城影評出爐 3大劣評批敘事缺失 有觀眾未睇完就離場
國際影評3大重點:視覺震撼但敘事缺失
國際權威電影雜誌《Screen Daily》對《風林火山》給予高度評價,讚揚麥浚龍「重新詮釋香港犯罪驚慄片」,將其與《辣手神探》、《教父續集》等經典相提並論。特別是銅鑼灣大雪場景被指極具美感,為影片增添視覺魅力。然而,影評亦指出缺陷:
- 「如果你覺得《風林火山》缺少了很多東西,那是因為可能真的缺少了很多東西。」據稱影片首版長達7小時,現版本剪輯後仍顯不足。
- 缺乏情感與敘事連接,觀眾需費力釐清角色關係及故事邏輯,難以完全沉浸於「絕美的香港」,導致全明星陣容的表演被淡化。影評形容影片「奇特(Curious)」,若改編成迷你影集或更佳。
- 節奏不連貫,敘事介於「神秘與混亂」之間,幾乎令人難以理解,但視覺效果仍具可看性。

康城現場反應冷淡 網民劣評為主
放映結束後,康城觀眾報以禮貌掌聲,現場氣氛不算熱烈。網民於社交平台留言以一至二星劣評居多,批評劇情混亂、觀影體驗不佳。有觀眾直言:「我會向你們說實話,我不知道我剛剛看到了什麼,有些動作場面很酷,但故事情節很混亂。」更有網民表示「睇到入睡」或目睹中途離場,反映影片未能滿足期待。儘管動作場面獲少數讚賞,但整體評價偏負面。

台灣影評人:希望麥浚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另一位身在首映現場的台灣影評博客「地下影評」,也有臉書分享了首輪觀影經驗:「放映結束接近午夜 3 點,但這可能是我在盧米埃廳內聽見最稀落的映後掌聲,觀影過程也不斷有人離席,我待到了最後,但我不確定我到底看了什麼。《風林火山》設立在一個超現實的舊香港世界,這座城市下著雪,始於一場銅鑼灣的恐怖攻擊,而從一開始,所有的事物在我看來都有一種『假的狀態』——故事是假的、特效是假的、人物是假的、表演是假的、背景是假的,而這個『假的狀態』,我也不太確定是不是麥浚龍的一種手段,去架空、去表述另一種影像敘事上的政治方法。至於這個『假的狀態』的手段——如果它真的存在的話,在《風林火山》是否有效、是否能夠成立,也同樣是我想知道的。而麥浚龍確實也在《風林火山》試圖創造屬於影像的「文學性」,但麥浚龍在這部電影的故事閱讀方法、影像美學的實踐,讓他的電影距離觀眾太過遙遠,或許也就是因為這個距離,始終讓我走不進去這個超現實的舊香港世界,太難了。對於《風林火山》我有太多疑問,而我真的希望麥浚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香港影評人:彈多過讚?!係同期望有落差
在Threads平台上,也有不少關於《風林火山》的討論,其中一位參與世界首映的網民撰文對電作出評論,不過就彈多過讚:「開頭嘅隧道shot同『落雪銅鑼灣』係拍得靚嘅,整體嚟講production design都唔錯 」講要批評的地方,就寫了一大段:
「劇情真係好混亂,三個主線連唔到一齊。有好多人話因為原版6個鐘要格硬cut到兩個鐘所以可能好多連結位都cut走咗。我認同係難做嘅,特別因為主角都係出名嘅演員,好難話直接cut走一個故仔去簡化套戲。但解決依個煩惱唔應該係觀眾嘅責任,如果真係要六個鐘先講得晒,咁我寧願你唔剪依個兩小時版本。 我知道大家對套戲期望好大,我都係,但係事實就係同期望有落差,大家唔需要特別搵藉口話係因為外國人睇唔明而話難睇。可能咁啱只係我哋康城依場二千人覺得唔好睇,到時真正上映大家可以自作判斷。」

《風林火山》故事背景:
1994年香港處於輻射區的中心地帶,並受到放射性塵埃或冰雪的破壞,出現了藥品短缺的情況。臥底警察(Mak)成為自殺式炸彈並炸毀Q-IN董事長所在的醫院後,Moreton開始實施重塑公司遺產並洗清罪名的計劃。

梁家輝「無話可說」引熱議
上周《爆谷一周》節目中,麥浚龍攜梁家輝、鮑起靜接受訪問。梁家輝透露已觀看《風林火山》,卻拋下「無話可說」四字,引來主持人谷德昭調侃:「你係世上好少睇過嘅人!」隨後梁家輝補充:「講咩都冇用,希望大家入戲院親自品嚐。套戲好似品酒,越品越有味道,睇完一次再看製作花絮或訪問,可能會想再睇,甚至第三次。」他強調影片具商業性卻不賣弄商業,演繹此角色讓他「終身無憾」,足見其對作品的信心。


將來還有什麼演唱會值得留意?
有不少歌手宣布舉辦演唱會,小編為你整合了香港演唱會2025一覽,包含各演唱會優先購票日期、公開售票日期、門票價錢、座位表等,想搶飛粉絲必定要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