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
黃豆

|瘋狂黃豆計劃|社區延續:北豆宴@港嘢 Kong Yeah

博客

廣告

黃豆如何瘋狂?在一棵小植物,矮小的莖上長着一條條豆筴,豆筴內包著幾顆豆子,就是黃豆了。黃豆看起來毫不起眼,細小的它卻是全球最重要的作物之一。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預測,2015/2016年度全球黃豆產量約為三億一千七百三十萬噸。在中國以往的黃豆種植一直是自給自足,但到了2010年,中國卻要從美國、巴西等地入口接近八成的黃豆,而且都是基因改造的,同時中國卻把自己的黃豆出口到巴西,用作榨油及禽畜飼料。這種國際間黃豆交換的情況何等古怪瘋狂,而經改造的基因隨著入口的黃豆不知不覺間,混入各種食品,悄悄地改變著我們的地球。

更瘋狂的是黃豆的需求量預計未來每年會增加700萬噸,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地為了增加黃豆種植的面積以獲利,把原本種植穀類的土地改種黃豆,甚至砍伐大片雨林改種基改黃豆,令數以萬計的小農和原住民流離失所。

從一粒小小的黃豆透視出國際間貿易﹐關係到食物安全,甚至影響雨森的存亡﹐牽連無數的生命,哪回看我們平日吃的豆製品是從哪裡來的?是怎樣生產出來?什麼是一級大豆?我們有可能吃上100% 由本地種植的黃豆製作的豆腐嗎?

種上本地黃豆

帶上這一堆問題,我們開始聯絡上本地農夫,開始了「種植本地黃豆」的實驗。年初,港嘢找上農夫取得來自廣西白褲瑤族和河原的「土種」黃豆種子,農夫分享說,雖然黃豆的經濟價值不高,但本地農場也有種植黃豆的經驗,因黃豆的根上有根瘤菌,這些根瘤菌能夠把空氣中的氮轉化為增加土壤沃度的化合物,在農田輪耕時期,本地農夫種上豆科是作綠肥養地的好方法。我們邀請了八鄉「菜園農業先鋒田」、謝屋村「生活館」、上水「Petani農家扎記」、坪輋「樂田園」一起嘗試種植有機黃豆,探索在香港種植黃豆的可能性。(這段黃豆種植故事,可閱「瘋狂黃豆計劃」文章)

街坊參與農業

到了六月,「瘋狂黃豆計劃」由農場延續到社區,我們邀請粉嶺鶴藪永續農場「川上農莊」的農友和於「土作﹒時分」參加社區經濟計劃的北區街坊,加入社區種植黃豆的計劃。最初由「川上農莊」的農夫指導街坊,一同安排種黃豆、參與田務,到後來街坊也分享經驗一起學習製作豆製品,研發只用醋造出來的豆腐,還有一系列黃豆的素菜。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這都是全新的社區體驗,製作出來的,雖然只是一磚豆腐,但它的豆香、自家製作過程卻感動了我們,給予我們身心滿足,引發我們一起認真思考何謂飲食、何謂社區、何謂生活。

種植、製作自己的食物講的是奪回生活的自主權。香港大力追求單一模式的經濟發展然而我們社區真的不需要農田、農夫、生產者嗎?真的值得將本土生產和加工手藝拱手相讓給地產財團嗎?「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洪水橋發展計劃」、「南生圍住宅發展計劃」等等的目標居民是誰?誰才是這些「發展」的真正得益者?

香港不是沒有發展農業、生產的條件,只是礙乎當權者的視野、規劃不善帶來農地的凋零等問題。我們作為社區一員又可以如何支持和支援本地農夫、生產者?假如今天我們把農地都撥作投資經濟的籌碼,放棄有機耕種、本土生產的傳統,香港的未來就只會更單一了。從一顆黃豆起步,了解更多飲食背後的故事,一起實踐更多不同的「社區支持農業」的生活可能。

 

延伸閱讀:

野食@港嘢 Kong Yeah

聽得明嘅 農業 道理@港嘢Kong Ye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