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肉
淋巴肉

淋巴肉風波|黃大仙老店被懷疑售賣淋巴肉 網民反問:其實係點樣分?

飲食熱話

廣告

近日,內地央視揭露,內地常見的預製菜使用淋巴肉製作梅菜扣肉,這不僅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更對公眾的食品安全造成威脅。此事一出,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一名網民在Facebook群組「飲食黑店大全」中分享了自己在香港一家知名餐廳用餐的經歷。他懷疑,該餐廳的回鍋肉套餐中使用了淋巴肉。
淋巴肉 早前內地央視揭發,內地常見的預製菜是使用「淋巴肉」,並且製作出大量梅菜扣肉。(圖片來源:央視網)
早前內地央視揭發,內地常見的預製菜是使用「淋巴肉」,並且製作出大量梅菜扣肉。(圖片來源:央視網)
淋巴肉 內地央視曾暗訪當地製豬肉工場(圖片來源:央視網)
內地央視曾暗訪當地製豬肉工場(圖片來源:央視網)

淋巴肉又稱槽頭肉

淋巴肉,又稱槽頭肉,是指位於豬頭與軀幹連接處、淋巴較多的頸脖部位。由於這部分含有大量的淋巴結、脂肪瘤和甲狀腺,因此被認為是品質較差、價格較低的豬肉。今年3月15日,央視報導了安徽阜陽多家預製菜企業使用槽頭肉製作梅菜扣肉的情況,從而使「淋巴肉」這一名詞受到公眾的廣泛關注。

淋巴肉 網民懷疑某香港餐廳使用淋巴肉。(圖片來源:FB@飲食黑店大全)
網民懷疑某香港餐廳使用淋巴肉。(圖片來源:FB@飲食黑店大全)

香港餐廳涉嫌使用淋巴肉事件

一名網民在Facebook群組「飲食黑店大全」中分享了自己在香港一家知名餐廳用餐的經歷。他指出,該餐廳的回鍋肉套餐中使用了淋巴肉。他在照片的配文中表達了極大的失望:「連老店都用淋巴肉,比個理由小市民點解唔北上揾食,你地怨經營艱難,我地就要張就,算把啦退休啦我地一齊等重生啦,心死!」

網民質疑:點睇得出係淋巴肉?

儘管該網民堅信自己所吃的是淋巴肉,但其他網友對此表示懷疑,他們在評論中提出質疑:「其實係點樣分,睇唔出」、「點睇到有淋巴?」、「其實點睇得出啲肉係淋巴肉?(純無知求問)」;還有人根本不相信該肉是淋巴肉:「所有豬肉佬喺分豬嘅時候肯定會將淋巴切走唔要,你想買都買唔到!」、「出post亂噏小心俾人佢」、「唔食得都出唔到屠房」。

淋巴肉 (圖片來源:Photo by KWON JUNHO on Unsplash)
(圖片來源:Photo by KWON JUNHO on Unsplash)

食安中心曾就淋巴肉回應

對於市民的擔憂,食安中心於本月16日發布了關於香港進口豬肉的資訊。食安中心指出,本港大部分活豬均來自中國內地,其餘則來自本地農場。為了保障食品安全,所有進口豬隻都必須來自註冊農場並擁有有效的動物健康證書。

此外,本港的豬場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監管,所有豬隻都必須在本港的兩間持牌屠房進行屠宰,並接受嚴格的宰前及宰後檢查。根據《公眾衞生(動物及禽鳥)(化學物殘餘)規例》(第139N章),每批進入屠房的豬隻都會進行農業化學物及獸醫藥物殘餘測試。若發現有違禁化學物殘餘,相關批次的豬隻將被禁止進入食物鏈並銷毀。

食安中心還提供了以下三項安全建議,以增強市民對食品安全的信心:

  • 應向可靠來源購買豬肉(如持牌食物業處所及持牌新鮮糧食店)。
  • 處理生豬肉時應保持良好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
  • 配製豬肉菜式時,要確定豬肉徹底煮熟。豬肉的中心溫度應達至75°C或以上,維持至少30秒。使用食物溫度計時,要量度的話就應把溫度計插進肉的最厚部分。

圖片來源:FB@飲食黑店大全資料或影片來源:FB@飲食黑店大全、食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