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鼎鑫醜聞|政府驚爆終止6,600萬合約!許正宇警告:必定嚴肅處理!
許正宇記者會怒斬6,600萬合約
政府正式宣布,已終止所有與「鑫鼎鑫」及其關聯公司「國洋企業」的政府招標合約,行動極為迅速。據悉,被終止的合約至少有六份,總額高達6,600多萬元,當中包括由渠務署及消防處批出的化學品及資料輸入服務合約,合共超過1,100萬元;另外還有四份由物流署批出的飲用水及化學品合約。物流服務署署長陳嘉信透露,「鑫鼎鑫」已繳付超過100萬元的按金,當局可從中扣除損失,並保留權利追究因重新委任供應商而產生的任何額外財政損失,誓要追討到底。
許正宇火速回應:「必定嚴肅處理!」
面對外界質疑,財庫局局長許正宇火速回應,態度強硬,強調政府絕不姑息。他向公眾保證,當局會根據合約條款,向有關公司追討一切損失。對於事件是否涉及人為失誤,許正宇更直接表示:「我亦很明白事件大家關注會否有人要為事件負責。現時審計署已展開和啟動相關審查,調查發現如果有人為因素,或的確有疏忽引致的話,政府會必定按照、根據公務員紀律機制或工作表現管理制度去嚴肅處理。」他補充,預計3個月後會有初步檢討報告,在此之前會盡快堵塞現有漏洞,顯示政府處理事件的決心。
鑫鼎鑫合約大起底 涉化學品飲用水
這次被終止的合約範圍甚廣,再次引起公眾對政府採購程序的關注。根據資料,被「開刀」的合約主要分為兩大類:
渠務署及消防處:批出化學品合約及資料輸入服務合約,總值超過1,100萬元。
物流署:批出四份合約,包括三份化學品合約及一份飲用水合約。
目前政府僅披露就飲用水合約已支付2,268元,其他合約的付款情況則未有公開,情況耐人尋味。這批總值超過6,600萬元的合約突然被終止,令人聯想當中的審批過程及合約管理是否早已埋下伏線,才導致今日的爆煲局面。
網民洗版狠批:「查清楚係咪有人失職!」
消息一出,立即在網上引發洗版式討論,輿論幾乎一面倒要求政府徹查。不少網民對政府的招標及監管機制表示強烈質疑,擔心當中存在漏洞。
網民紛紛留言狠批:「6,600萬咁大筆數,點解會批俾間有問題嘅公司?」
「支持審計署介入,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許局長話『人為疏忽』,係咪暗示有人要孭鑊?」
「好彩及時斬纜,唔係唔知要浪費幾多公帑!」
「追討損失?最驚最後追唔返,又係納稅人埋單。」
大部分意見都要求政府盡快公開更多細節,並徹查事件背後是否涉及公務員失職或更嚴重的問題,以挽回公眾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