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杭州男子因一隔夜食物中毒|蠟樣芽孢桿菌爆發隨時致命!

網絡熱話

廣告

浙江杭州一名姚先生近日因為食用隔夜白米飯自製的炒飯,竟然差點丟了性命,事件震驚當地醫學界。醫生診斷後發現,姚先生感染了俗稱「炒飯綜合症」的蠟樣芽孢桿菌中毒,病情一度危急。這起案例再次提醒市民,隔夜米飯處理不當可能帶來致命風險。

姚先生隔夜炒飯中毒送院搶救

據了解,姚先生在家中將前一晚剩餘的白米飯重新加熱製作炒飯,食用後不久便出現嚴重的腹瀉、嘔吐和發燒症狀。起初他以為只是普通的腸胃不適,但症狀持續惡化,最終被緊急送往醫院治療。醫生檢查後發現,姚先生體內檢測出大量蠟樣芽孢桿菌,這種細菌正是導致「炒飯綜合症」的元兇。患者入院時已出現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的危險狀況,需要立即進行搶救治療。

醫生警告蠟樣芽孢桿菌可致命

負責治療的醫生表示,「蠟樣芽孢桿菌在常溫下繁殖速度極快,特別容易在米飯等澱粉類食物中大量滋生。即使重新加熱,這些細菌產生的毒素也不會被完全破壞。」醫生進一步解釋,這種細菌中毒症狀包括劇烈腹痛、持續嘔吐和腹瀉,嚴重時可能導致脫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醫院方面呼籲市民要格外注意食物保存方式,避免將米飯在室溫下放置過久。

炒飯綜合症成隱形殺手

「炒飯綜合症」這個名稱源於蠟樣芽孢桿菌最常在隔夜米飯中被發現,特別是那些在室溫下放置超過兩小時的米飯製品。這種細菌能夠形成孢子,具有極強的抗熱性,即使在攝氏100度的高溫下也能存活。專家指出,米飯在煮熟後如果沒有及時冷藏,細菌會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迅速繁殖,產生大量毒素。許多人誤以為重新加熱就能殺死所有細菌,但實際上毒素一旦形成就很難被高溫破壞。

網民分享類似經歷引起關注

事件曝光後,不少網民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類似經歷。有網民留言表示「我之前也試過食隔夜飯後肚痛,原來咁危險」,另有人分享「屋企老人家成日話唔好嘥飯,但真係要小心啲」。部分網民開始檢討自己的飲食習慣,紛紛表示「以後隔夜飯一定要放雪櫃」、「寧願倒咗都唔好冒險」。醫學專家建議,米飯煮好後應在兩小時內放入雪櫃冷藏,重新加熱時要確保溫度達到攝氏75度以上,並且隔夜米飯最好在24小時內食用完畢。

炒飯綜合症 蠟樣芽孢桿菌 炒飯示意圖(圖片來源:李錦記)
炒飯示意圖(圖片來源:李錦記)

資料或影片來源:原文刊於Gotrip

Close

投票支持你嘅心水食店,
即送可口可樂®或無糖可口可樂®汽水換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