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張西望|樓下住戶WhatsApp投訴漏水 機警市民1招揭開騙局 背後目的好心寒

市民陳先生收到鄰居訊息稱漏水
市民陳先生收到一則來自陌生號碼的WhatsApp訊息,對方自稱是樓下女住客,投訴陳先生單位漏水而影響其家居,要求他盡快處理。對方在訊息中透露,自己透過物業管理處取得陳先生的聯絡資料,並附上了一張天花板漏水的照片,企圖增加訊息的可信度。巧合的是,陳先生近期確實曾在家中處理過水管漏水問題,這讓他起初以為是自己維修失誤所致,便好心答應會處理。


後續發展變得奇怪 開始噓寒問暖
然而雙方來回訊息對話數次後,事態發展越演奇怪。對方不再說明「漏水」的事情,反而開始與陳先生聊起其身世,自稱是新移民,不熟悉香港生活,所以不清楚如何處理鄰里糾紛,營造出一種「失助婦人」的形象,又強調「遇到你真係好啦」,不斷在對話中稱讚陳先生「好人」。然而,機警的陳先生亦觀察到,對方聊一些與漏水無關的話題,甚至開始噓寒問暖,例如會問他是否已用餐,又說出「親不如對門」的話以圖拉近關係。



驚覺是新型騙局 望坊間能提高警覺
陳先生對此感到奇怪,同時質疑為何物業管理處沒有介入跟進,而任由鄰居直接聯絡。基於這些疑慮,他主動向物業管理處查詢。結果,物業管理處證實這是一個騙局,並透露陳先生並非第一個遇到這種情況的住戶。幸運的是,陳先生及時發現並未上當。他表示,希望透過分享自己的經歷,揭露這種新型的詐騙手法,提醒公眾提高警覺。陳先生特別提到,他有殘疾朋友曾被電話騙案騙走數百萬,認為這種利用無助者進行的詐騙行為非常不人道且殘忍。因此,他強調廣泛宣傳這些新騙術的重要性,以保護更多人免受傷害。

騙局目的疑為虛假投資陷阱
警方及網民均指出,這類「白撞WhatsApp」的最終目的往往是推介虛假投資計劃。騙徒會在建立信任後,誘導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假投資平台,甚至要求支付高額手續費,最終導致血本無歸。警方提醒,遇到陌生訊息時應保持警覺,可使用「防騙視伏器」或相關應用程式檢查對方號碼的風險。警方建議,遇到聲稱由物業管理處轉介的投訴或聯繫,最好直接向物業管理處進行核實,或向親友求助,有懷疑應立即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