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新例實施近2年|強制安裝$20,000警示系統!乘客懵然不知 司機怒轟:幾個月就壞!
街頭直擊乘客反應 竟無人知曉新系統
根據街頭訪問,絕大部分市民對小巴需安裝「佩戴安全帶偵測及警示系統」一事毫不知情,反應相當錯愕。不少乘客直言:「警示系統?甚麼為之警示系統?」、「甚麼來的?沒聽過」,顯示宣傳嚴重不足。事實上,根據運輸署資料,自2023年9月1日新規定生效至今,全港僅有184輛全新登記的小巴按規定加裝了此系統,僅佔全港小巴總數約4%,難怪市民普遍未曾接觸過。有乘客表示曾在少數小巴上見過,指坐下後若未佩戴安全帶,系統便會發出聲響,但承認這情況並不普遍。
司機怒轟系統唔耐用:幾個月就壞!
對於這個新系統,業界及前線司機都怨聲載道。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主席張漢華指出,加裝系統的費用高達20,000多元,後續更涉及保養維修,令經營百上加斤,「因為生意難做,租金收入不多……要保養時車又不能開,對於營運商來說負擔都大」。而駕駛小巴十多年的陸先生更直接炮轟系統的穩定性,他雖然認同系統有助提升安全意識,但卻語帶保留地表示:「穩定性還不錯的,但說到耐用,用了幾個月左右,例如有問題送去整修後,就會慢慢有問題出現,像是有時系統會感應不到乘客已坐下。」
2023年9月新例生效 換車成本高成推行阻力
事件源於運輸署的一項修訂,旨在提升乘客安全。2023/09,署方正式修訂公共小巴發牌條件,要求所有在該日或之後首次登記的公共小巴,必須在車廂內安裝佩戴安全帶偵測及警示系統,透過感應器、液晶體顯示屏及揚聲器,提醒乘客佩戴安全帶。然而,政策推行近兩年,成效卻未如理想。業界人士披露,現時更換新車只能選擇成本極高的歐盟六期柴油車,令不少車主卻步,寧願繼續駕駛已停產的舊款石油氣小巴,直接導致安裝新系統的小巴數量停滯不前,昔日為安全而設的條例,如今卻成為業界推行的巨大阻力。
議員提加強罰則 網民熱議:治標不治本!
有區議員認為,由於部分小巴線車程較短,乘客容易掉以輕心,建議當局加強執法,甚至提出罰款是有效方法,並認為系統廣播能形成「無形壓力」,減少司機與乘客之間的磨擦。此番言論引發網民熱議,意見兩極。有網民力撐加強罰則:「支持罰款!好多人真係貪方便唔戴安全帶!」、「司機唔使再同啲客嘈,有部機提仲好。」但更多網民狠批政策離地,認為問題核心在於系統本身:「部機幾個月就壞,罰錢有咩用?」、「治標不治本,不如做好啲宣傳教育先啦!」、「業界都就執笠,仲要夾硬裝啲廢鐵,政府有冇理過佢哋死活?」、「乘客根本唔知,罰佢哋都好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