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女生不滿長期遭性騷擾|聯手落毒報復男同學!老師冷處理成導火線?
小五女生聯手落毒報復 驚揭紙條「以防他對我不利」
事件發生在2023年4月,台灣台中的一所小學內,四名小五女學生因無法再忍受男同學的言行,竟「合謀」將具有毒性的「黃金葛汁」加入男同學的水壺中。男童飲用後隨即感到不適,出現嘔吐、腹瀉及嘴麻等中毒症狀。女童們似乎認為首次下毒「效果不夠明顯」,更計劃在同年5月4日再次行動,幸好其中一名女同學因感到後悔而及時制止。然而,其中一名下毒女同學座位上留有裝著毒汁的玻璃瓶,被男童發現後通報校方,整起事件才因此曝光。校方調查時更發現一張由女童寫下的紙條,內容提及「決定取消毒他,並且再一次給他警告,但還是要把那瓶帶著,以防他又要對我不利」,字句間透露出恐懼與報復的複雜心態。
法院判決出爐 家長需賠償逾1.5萬港元
事件進入司法程序後,男童家長對其中三名未有公開道歉的女童及其家長提出訴訟,求償100萬元新台幣的精神撫慰金及1萬多元的醫藥費。台中地方法院經過近兩年的審理後,認為女童們的下毒行為確實對男童造成焦慮、恐慌及情緒低落等負面影響,健康權亦已受到侵害。法官審酌雙方資力及案情後,最終判處三名女童的家長需共同賠償61,800元新台幣(約1.5萬港元)。判決書中亦指出,法官已考量到女童們聲稱遭男童騷擾一事,但認為女童的報復動機與男童身心受損的結果並非直接的「因果關係」,因此不適用於過失相抵原則,未有採納女童方的求情。
長期遭性騷擾成導火線 班主任冷回「那有什麼?」
這宗驚人的落毒案背後,原來隱藏著長期的校園角力與求助無門的絕望。根據監察院的調查報告,涉事女童們供稱,長期以來遭受該名男同學不同形式的騷擾,包括拍頭、拉頭髮、撞身體等肢體接觸。更有女童指控,男童曾在游泳課時近距離盯看她的胸部,並以言語騷擾,例如說「妳的胸部比某學生還大」,甚至用力「彈內衣肩帶」,還會在廁所外「站崗」等候,令她們感到極度不舒服與恐懼。女童們曾多次向班主任反映情況,但據稱班主任卻只是冷淡回應「那有什麼?」,完全未有正視及處理。在投訴無門下,女童們才決定私下報復,她們上網搜尋毒物,曾考慮過劇毒的夾竹桃,但最終因認為「黃金葛只會口腔刺痛、胃痛而已」而選擇採用,可見其目的在於教訓而非奪命。
教育部重罰失職班主任 揭發另涉霸凌特教生
事件的調查矛頭最終指向失職的班主任。報告指出,該班主任完全漠視班級內早已存在的對立與衝突,在女童們提出性騷擾投訴後,更未有按規定在24小時內通報學校權責單位,嚴重失職。對此,台灣教育部最終對該名班主任處以10萬元新台幣的罰款。更令人震驚的是,調查過程中還揭發該名班主任不僅漠視性騷擾案,更涉及霸凌班上另一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長期對其有針對性的言語及動作。經霸凌通報調查後證實指控成立,顯示該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存在嚴重問題,未能保護學生,反而讓教室變成了互相傷害的「火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