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硤尾主教山秘境之外 香港11個絕美歐陸風古蹟 過百年歷史文青打卡位!英倫風紅磚建築/懷舊博物館 附地點及參觀詳情!|香港好去處
撰文:新傳媒編輯部 |來源:Heritage.gov.hk、[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何啟明、新傳媒資料室
石硤尾主教山秘境成全城熱話 細數全港11個絕美歐陸風古蹟
1.石硤尾主教山山頂蓄水池秘境
這個位於深水埗石硤尾主教山山頂的蓄水池,其實早已荒廢多年,近月水務署進行平整工程時,保育人士才發現原來底下有由戰前建成的巨型羅馬式地下蓄水池,後來估計水池建築物是一戰前的產物,有機會超過100年歷史。而水務署在各方保育人士的呼籲下宣佈暫時停工。消息一出不少人士慕名而至希望拍下美景,惟建築物其實日久失修,結構不穩十分危險,呼籲大家切勿前往該地,免生危險,暫時睇住靚相先啦!


2.前北區理民府(現為童軍總會新界東地域羅定邦童軍中心 )
前北區理民府是一所富殖民時代風味的紅磚屋,約於1907年建成,乃當年的民政中心,負責處理新界北的行政及土地註冊,還會審理地方案件,更設有裁判法庭。現時租借給香港童軍總會作新界東地域總部。平日只會開放建築外圍,偶然會有導賞團,讓大家可以看到平日少見的部分。


地址:大埔運頭角里15號(顯示地圖)
查詢:2667 9100
3.前政務司官邸(現為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
1906年落成的前政務司官邸為典型的殖民地建築,有著瓦頂白屋及大量玻璃窗。當年是位於吐露港小島元洲仔之上。於1940年代末至1985年成為新界政務司的專屬官邸,期間共有15位政務司入住。1986年,建築物交由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管理,現時作為該會的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以推廣香港的可持續生活。


地址:大埔元洲仔(顯示地圖)
查詢:2526 1011
4.舊沙田警署 (現為香港神託會靈基營)
香港神託會靈基營前身為沙田警署,約在1924年建成。日佔時期,曾被日軍用作指揮中心。後於1950年被用作預防肺病託兒所,收容當時家人患有肺病而未受感染的兒童。後來一名基督教女宣教士,於1953年租用並開辦孤兒院。於1964年再改作為沙田靈基學校。直至1980年,開始成為營地,為大家提供營地及退修服務。


地址:沙田沙田頭村 102 號(顯示地圖)
查詢:2691 1483
5.中環半山
舊域多利軍營蒙高瑪利樓(現為「母親的抉擇」堅尼地道辦公室)
樓高三層的舊域多利軍營蒙高瑪利樓建於二十世紀初,原為皇家海軍已婚軍官宿舍。直至1979年英軍遷出域多利軍營,政府把近半山部分興建香港公園,但就保留包括這裡在內的八幢歷史建築。而自1987年起,這裡供「母親的抉擇」作辦公室之用。


地址:中環堅尼地道42號B(顯示地圖)
查詢:2848 6230
網址:按這裡
6.舊英軍醫院附屬建築物 (現為「母親的抉擇」波老道辦公室)
舊英軍醫院於1903年開始建造,於1907年啟用。日佔期間,雖曾由日軍所控制,但仍繼續運作,部分範圍被用作照顧患病英籍戰俘之用。及至戰後改由駐港英軍使用,直至1967年為止。而主要建築旁有一幢附屬建築物,原為准尉與中士俱樂部,後來改作護士宿舍。及後於1992年正式作為「母親的抉擇」的辦公室,為香港沒有家庭的孩子和意外懷孕的少女提供服務。


地址:中環半山波老道10 號(顯示地圖)
查詢:2848 6230
網址:按這裡
7.舊病理學院 (現為香港醫學博物館)
香港醫學博物館於1906年啟用,前身是「細菌學檢驗所」,是為了控制19世紀末香港鼠疫及傳染病而建。於1970至1990 年代用作衞生署醫療用品倉庫。其後建築物就改成香港醫學博物館,並於1996年正式開幕,讓公眾參觀,展示香港醫學歷史和發展。


地址:香港半山堅巷2 號(顯示地圖)
查詢:2549 5123
網址:按這裡
8.保良局總部 (現為保良局歷史博物館)
保良局總部於1932年啟用,而保良局早於1878年成立,當時是為防止誘拐和保護婦孺而成立,及後亦有提供教育、文化及醫療等服務。自1979年起,保良局開始整理局內文獻資料,後來於1996年成立文物館。而文物館於1998年正式開幕,展示有關保良局發展的歷史文獻。

地址:銅鑼灣禮頓道66號(顯示地圖)
查詢:277 8468
網址:按這裡
9.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央會所 (現為香港中華基督教會必列者士街會所)
這建築建於1918年,原名為中央會所。會所內部設有當時最先進的設施,包括香港首個室內游泳池和首個懸空鑊形跑道。而1927年,魯迅先生更曾於會所內授課。及後在1941年曾被徵用作收容難民。而日佔時期,被日本政府文教課所用,提供日語及德語課程。現時會所除康體服務外,亦為弱能人士提供康復服務。

地址:上環必列者士街 51 號(顯示地圖)
查詢:2540 0526
網址:按這裡
10.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西環濾水廠平房、職員宿舍及工人宿舍
始建於1890年代,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由前身為西環濾水廠平房、職員宿舍及工人宿舍的建築群活化而成,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推動體驗式環境教育及永續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