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技工連踩60小時心臟病發慘死|遺孀爆喊控訴公司冷血拒賠:「20年命唔值10萬?」
遺孀陳太聲淚俱下 揭丈夫生前辛酸史
事件中不幸離世的59歲電梯技工,其家屬陳太日前在工權會協助下召開記者會,聲淚俱下地控訴丈夫公司的無情。陳太悲慟表示,丈夫月薪僅17,000元,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瘋狂加班賺取額外收入,形容「電梯工完全靠加班」。她指丈夫在事發前已連續工作接近60小時,最終體力不支在工作期間心臟病發猝逝。家屬只希望能為丈夫好好辦理後事,向公司提出100,000元的撫恤金要求,竟也遭到斷然拒絕,令她心碎不已,質疑在公司眼中,一條人命、20多年的付出,是否連區區10萬元都不值。
陳太泣訴公司冷血:「一個月只有1.7萬如何養家?」
面對丈夫突然離世,陳太直指公司拒絕承認事件為工傷,態度極其冷漠,令她和家人感到徬徨無助。她引述公司說法,指連100,000元的撫恤金都「沒有、不能支付」,讓她徹底心寒。陳太在鏡頭前激動泣訴:
「你想想在公司工作20多年,連10萬元都不值,一個月只有1.7萬,如何維生、如何養家?」
她更憤慨地反問,丈夫在工作期間倒下,公司卻不承認是工傷,令她不禁要質問星瑪電梯:「甚麼是工傷,是否要死在電梯槽下面才算工傷?」這番血淚控訴,揭示了前線工人為口奔馳的悲歌,以及家屬在意外後所面對的巨大困境。
工權會披露驚人數據 5年逾百宗工作猝死個案
這宗悲劇只是冰山一角。協助家屬的工權會指出,本港的勞工保障制度存在嚴重漏洞。根據勞工處過去5年的數據,每年均接獲超過130宗在工作期間猝死的個案,情況令人擔憂。然而,現時法例上並沒有「過勞死」的定義,導致很多類似個案的家屬難以向僱主索償,無法得到應有的保障。工權會建議政府必須正視問題,參考台灣、日本及韓國等地的做法,為「過勞」定下清晰的工時標準,保障僱員權益。
團體促請政府正視 倡訂立過勞賠償制度
事件引起社會對勞工權益的廣泛關注,勞工團體一面倒促請政府立即採取行動。工權會強調,現行制度對因過勞而倒下的僱員及其家屬極不公平。他們建議,應設立一個明確的工時標準,若僱員在病發前一段時間內曾超時工作,就應被視為工傷,讓家屬可以直接向僱主索償。團體認為,只有盡快將「過勞死」納入《僱員補償條例》的保障範圍,才能避免更多家庭破碎的悲劇重演,還一眾為香港默默付出的基層勞工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