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家長注意!消委會警告:22款兒童Car Seat大檢測 驚揭「Joie」撞擊或勒頸 8款含微量毒物!

網絡熱話

廣告

消委會今日(15日)公布最新兒童汽車安全座椅測試結果,報告內容令一眾家長心驚膽顫!在測試的22款樣本中,有2款在模擬正面撞擊時保護能力堪憂,其中知名品牌「Joie」的一款更可能導致兒童被安全帶勒到頸部,受傷風險極高。更令人震驚的是,測試中竟有8款樣本被檢出含有微量有害物質,隨時影響兒童健康。究竟哪些星級爸媽熱捧的品牌不幸上榜?家長們又該如何選擇才能安心?

消委會實測踢爆 2款兒童Car Seat撞擊保護力弱

消委會是次測試模擬了真實的撞車場景,以評估各款安全座椅的保護能力,結果發現並非所有產品都安全可靠。其中,適用於初生至約12歲兒童的「Joie」i-Spin XL樣本,在模擬正面撞擊測試時,繫於3歲假人身上的汽車安全帶竟輕微勒到其頸部。由於兒童頸部極為脆弱,此情況反映在真實意外中受傷風險大增。另一款適用於約1歲半至12歲兒童的「Britax Römer」EVOLVAFIX,在同樣測試中於假人身上量得較高的受力數值,顯示其保護能力相對薄弱。這兩款樣本在正面撞擊測試中僅獲3點評分,表現令人失望。雖然大部分樣本在側面撞擊測試中表現良好,但仍有一款適用於約4歲至12歲兒童的樣本保護能力稍遜,僅獲3.5點評分,家長選購時必須加倍留意。

消委會披露安裝陷阱 4款設計繁複易裝錯

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的保護力,除了產品本身設計外,正確安裝亦是關鍵。消委會專家在評審時發現,有4款樣本的安裝步驟較為繁複,如果家長未有仔細閱讀說明書,極容易出現安裝錯誤的情況,令座椅的保護功效大打折扣,在「防止誤用」方面僅獲2.5點低分。此外,有8款樣本在日常操作上亦相對不便,例如座椅本身過重,或安全帶設計容易被壓在兒童身後,家長需要費力伸手將安全帶取出再扣緊,過程相當狼狽。更甚者,有多達10款樣本的說明書及標籤不夠清晰,缺少足夠的圖像說明,令家長難以完全掌握正確使用方法,大大增加了潛在風險。這些設計上的不便,無疑為每日接送子女的家長帶來額外煩惱和安全隱憂。

消委會點名8款含毒物 Doona及Maxi-Cosi品質遜色

除了結構安全,座椅物料亦是家長關注重點。測試結果顯示,有8款樣本的布料檢出微量有害物質,包括苯酚、有機錫化合物或多環芳香烴,雖然專家評估後認為風險較低,但始終會與兒童幼嫩的皮膚直接接觸,難免引起家長憂慮。而在品質方面,售價不菲的「Doona」i + Doona i ISOFIX Base樣本,其椅套被指難以拆下清洗,獨立底座的做工亦只屬一般。另一款「Maxi-Cosi」Pearl 360 Pro +FamilyFix 360 Pro的椅套雖然方便拆洗,但座椅部分膠水黏合位置不夠緊貼,做工較為遜色。這兩款樣本在「清洗及品質」方面僅獲3點評分,再次印證產品價格與質素未必成正比,即使是知名品牌亦可能存在品質問題。

運輸署提醒家長 新法例11月生效違者必究

針對兒童乘車安全,運輸署已加強規管,並引起全港家長熱議。署方強調:「由2025年11月1日起,不論坐在私家車前排或後排,未滿8歲而身高少於1.35米的兒童均須強制使用合規格的兒童束縛設備。」這項新規例旨在大幅降低兒童在交通意外中的死亡或重傷風險。有網民對此表示支持:「早就該這樣了,小朋友的安全最重要!」、「希望可以嚴格執法!」運輸署亦提醒家長,在選購兒童安全座椅時,必須根據子女的年齡、身高及體型挑選合適的設備,並確保產品符合國際標準。面對消委會今次揭露的種種問題,家長們在為子女選購「救命椅」時,絕對不能單看價錢或品牌,必須仔細研究報告,避開問題產品,確保子女出行安全。

Close

投票支持你嘅心水食店,
即送可口可樂®或無糖可口可樂®汽水換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