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水投訴 最常見的3大漏水問題及解決方法
1. 漏水投訴|常見漏水問題
許多人在面對漏水問題時,往往認為是樓上的單位導致,但實際上,漏水的原因有很多種,並不一定是樓上住戶的問題。為了避免誤會和賠償,首先要弄清楚真正的漏水原因。以下是最常見的三種漏水源頭:
2. 漏水投訴|樓下單位的入牆水喉老化或破裂
樓下單位的排水管和供水管通常是入牆式設計,當水管老化或破裂時,會導致天花或牆身出現滲漏情況。
3. 漏水投訴|大廈外牆出現裂縫、破損
樓齡較高且日久失修的樓宇,外牆容易出現裂縫或破損,導致漏水。一旦下雨,雨水可能會經外牆滲入屋內,或經由牆身、縫隙流至不同地方。若發現是外牆問題,則需要搭棚維修。
4. 漏水投訴|樓上的單位入牆水喉、防水設施破損
樓上單位的地台漏水也可能造成樓下住戶的漏水問題。當地台內的排水管和供水管破損時,會導致樓下單位的天花滲水。此外,若樓上單位的地台防水層板破舊或浴缸邊老化,也會在用水時導致樓下單位漏水。
5. 漏水投訴|如何找出漏水源頭?
當業主接獲投訴通知後,應先與受影響單位的鄰居合作找出漏水問題,避免與鄰居發生衝突或糾紛,最好由第三方介入,監察整個勘測過程。
進行色水測試
當業主接到樓下單位投訴時,一般會由管理處、樓下投訴單位及懷疑漏水單位三方合作,共同進行色水測試。色水測試步驟如下:
- 將食用色素稀釋於10公升水中
- 在懷疑漏水單位的洗手盆、坐廁水箱、去水口、浴缸封邊等位置注入色水
- 不同地方應注入不同顏色的色水,以作識別
- 在一小時至兩小時期間,於漏水單位檢查,如發現色水即代表漏水源頭的確為樓上單位
找「滲水辦」辦事處介入
如果樓上單位不認同色水測試的結果,可以請樓下投訴單位致電「1823」,向「滲水辦」求助。聯辦處會在收到投訴後的6個工作天內聯絡投訴人。職員會先作現場視察,然後進入被投訴的單位,有系統地進行非破壞式測試,以嘗試確定滲水源頭。簡單容易處理的個案並且得到有關業主/住戶的合作,調查及測試工作通常可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並將結果通知投訴人。若未能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調查,聯辦處會書面告知投訴人調查進展。聯辦處職員獲授權執行《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的相關條文,當証實構成衞生妨擾的滲水源頭後,可發出「妨擾事故通知」予有關人士,規定在通知指明的期限內減除妨擾,否則有關人士會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港幣10,000元,另加每日罰款港幣200元。當局亦可向法庭申請「妨擾事故命令」,命令有關人士減除妨擾。如有關人士沒有遵照法庭命令,會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港幣25,000元,另加每日罰款港幣450元。
公證行
如果未能找出源頭,卻又遭到樓下單位的不斷糾纏,甚至要求業主作出賠償,樓下受影響單位可聘請第三方的公證行再次進行檢測。公證行會採用較先進的紅外線熱像分析及微波斷層掃描技術,對單位進行調查。該技術需時較短,而且失誤率較低,對業主有一定的保障。當公證行進行調查後,如果有足夠的證明顯示漏水源頭實屬樓上單位,就會向法庭舉證,入稟追討賠償。
有哪些常見的漏水問題?
最常見的漏水源頭有以下3種,第一,樓下單位的入牆水喉破裂…更多詳情
如收到漏水投訴時可以如何處理?
當業主接獲投訴通知後,應先與受影響單位鄰居合作找出漏水問題,而避免與鄰居發生衝突或糾紛,最好由第三方介入,監察整個勘測過程…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