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平凡叫例外@陳細

博客

廣告

老師常常說語言是一個民族最外層的面貌, 它會跟著文明演化, 與使用者「互相調解」。從一種語言的架構設計或者新冒起來的「潮語」之中, 掘深一點, 不難看出那個民族某些獨特的習性。

源自拉丁語系的法文如何複雜繁瑣就不多講, 不是我可以拿來串門子的範圍。反而是法文中有個有趣又令人氣結更加是很平常的存在, 叫做「例外」。每條 Grammar rule 之外總有千百個 exceptions, 伴著似有非有的邏輯。就像從 1 數到 69 之後, 70 不再是 70, 而是 60+10, 80 就是 4×20…… 連老師都說 c’est comme ça (係咁架啦), 無解的。可能有, 但今時今日都沒有幾多人會考究。麻煩還麻煩, 有時跳出原來的框框, 反而變成讓人特別深刻的故事 (所以我常常記住了法文中的例外, 就忘了最基本的…)。

「例外」延伸到法國人的生活中, 似乎就是一種唔守規矩 i don’t give a fxck 的精神, 沒所謂的。比如「例外的感情」「例外的今天不要付車票」甚至「例外的小孩」…… 總之法國人做事就是會有例外, 守規則其中一個重要作用 – 襯托例外。而有時候他們又稱這一切為浪漫。

上星期跟同學去龐比度中心看 Jeff Koons 的不鏽鋼波波, 三人行只有一個拿著全票, 本來就此打住改去看常規展覽, 正要轉身, 門口職員卻心軟放行說 Allez-y (請進), 你們例外!

一邊答謝一邊忍唔住跟他說 : 噢! 閣下果然是法國人….

然後懷疑, 他肯定經常都這樣做吧。

蝦, 其實是「例外」成就了法國人, 還是法國人成就了「例外」呢?

image3

其實龐比度本身的建築, 還有裡頭一堆令人望唔透的作品, 已經是古老巴黎一個有趣的例外。
那堆波波燈究竟是要怎樣喇…….

facebook.com/crepes.de.france.and.alyse
instagram.com/alysechansaisai

延伸閱讀:你怎可以讓我的孩子穿校服? @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