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
原來

原來 @龐一鳴

博客

廣告

我很喜歡「 原來 」這個詞。「原來」代表了由無知到發現的過程,見証由蒙在鼓裡到朝見光明的狀況。雖然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晴,我卻用它尋找 原來 。

MaD在文化中心舉辦自由市場,「唔幫襯地產商」行動有份擺檔。看到對面「結束一桶專棄」的朋友在擺「神期食物」攤檔,大大隻字寫明食物:「保證過期」。原來,已過Best Before Date(最佳食用期) 的食品仍然可以安全食用,很多時候只是生產商用保質期掩飾過度生產,誘惑市民去浪費食物,可以賣多些賺多些。原來我們年終不知浪費了多少仍然可以落肚的美食而不知。

六四那天,參與活化廳的活動「來往廣場的單車」,踩單車從油麻地出發去維園,沿途到訪和六四有關的地點。來到文化中心,停在那個名為「翶翔的法國人」雕像前,李俊峰說其實這藝術品原來叫做「自由戰士」。不過那時六四事件只過了兩年,「自由戰士」這名稱太惹火,結果被當時市政局改名。而這種命名的權力影響多麼大,當日很多年輕人終於知道這雕像的抗爭原意。

某星期天下午去鄰舍輔導會聽招Sir招家章分享陪診合作社的經驗。原來他們已成立7隊合作社,正在承包60間老人院舍的陪診服務,令80位家庭主婦每月平均增加$2000收入,改善了這些家庭的生活質素。同場還有藝術家程展緯分享近年做保安員的經驗。原來,不少學校現在都有聘請保安員,而且亦跟隨了社會的風氣,都選擇聘請外判保安。程兄正在籌組保安員合作社,希望繞過中間人,讓保安員得到更高工資,請人的機構同時可以減輕薪金的開支。令到勞資雙方在省卻中間人後都得到益處。

另一個炎熱的星期天早上,參加了「玻璃再生璀璨」的參觀活動,去了玻璃磚廠。一直知道玻璃樽打碎後,可以做環保磚鋪遊樂場和行人路。原來,玻璃回收現在已有不錯的發展。例如,玻璃沙可以加入英泥,用來鋪路。科技亦已發展到可以用玻璃沙做除廢氣磚。在磚面有一層氧化鈦,透合陽光照射,能把汽車排放的有害廢氣「氮氧化物」轉化成無害的「硝酸鹽」,可減低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另外,原來政府在所有道路維修和大部份新工務工程合約中已列明承辦商必須使用含有回收玻璃物料的舖地磚。因此,每年最少善用了4000公噸廢玻璃樽。政府帶頭推動環保和綠領經濟原來這麼重要。

愈寫「原來」,原來愈起勁。怪不得夕爺一早已經寫:原來我非不快樂。

延伸閱讀:

加到幾時?@龐一鳴